交通意外死亡家屬如何理賠
# 交通事故死亡理賠指南
## 一、理賠前必須做的三件事
家屬拿到交警部門出具的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》是第一步。這份文件要寫清楚事故責任劃分和當事人信息。家屬要確認受害人在事故中不承擔主要責任才能進行索賠。
需要收集肇事司機的身份證復印件、車輛行駛證和保險單。如果對方車輛買了保險要記下保險公司名稱和保單號。這些材料準備齊全才能開展后續索賠工作。
最后要判斷受害人是否在上班期間出事。如果是工作期間發生事故,除了交通事故賠償還能申請工傷保險。但要特別注意有些地方不允許同時拿兩份賠償。
## 二、找誰索賠最有效
索賠對象主要有三個:肇事司機、車主和保險公司。如果車輛有買保險,保險公司要承擔主要賠償責任。車主和司機需要承擔保險賠付不足的部分。
建議先嘗試協商解決。可以找保險公司談賠償方案,或者直接聯系車主司機。如果對方態度不好或拖延賠償,就要考慮走法律途徑。
特別注意要保存好醫療費發票、工資證明等憑證。這些材料能幫助計算具體賠償金額。如果協商時對方質疑賠償數額,這些證據能派上大用場。
## 三、打官司要注意的關鍵點
如果協商不成,有兩種起訴方式。第一種是等刑事案件開庭時附帶民事訴訟,這種不用另交訴訟費但審理時間長。第二種是單獨提起民事訴訟,需要按索賠金額交費但處理更快。
選擇法院要看具體情況。附帶民事訴訟必須由審理刑事案件的法院處理。單獨起訴時可以選擇被告所在地或事故發生地的基層法院。
建議將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。法院判決后可以直接要求保險公司賠付,比找個人賠償更有保障。如果車輛沒買保險,就要重點追究車主和司機的責任。
## 四、工傷保險的特殊情況
上班途中出事可以申請工亡認定。需要準備勞動合同、考勤記錄等證明工作關系的材料。社保部門認定工亡后,家屬能拿到三筆錢:一次性補助金、撫恤金和喪葬費。
如果單位沒交工傷保險,所有工亡待遇由單位支付。單位拒不支付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。對社保部門的認定結果不服,還能提起行政訴訟。
要注意醫療費不能重復報銷。交通事故賠償中的醫療費部分,工傷保險不會再支付。但死亡賠償金和工亡補助金可以同時領取,除非當地有特殊規定。
## 五、賠償項目與法律規定
法定賠償包括直接損失和后續費用。醫療費、誤工費、護理費這些治療期間產生的費用都要賠。死亡賠償金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上年度人均收入算20年,60歲以上每增加1年減少1年。
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年齡和人數計算。未成年人算到18歲,老人算20年但超過60歲每增加1歲減1年。喪葬費按地區平均工資算6個月。
法律明確規定賠償順序。先由交強險在限額內賠付,不足部分按責任比例分擔。機動車撞行人即便無過錯也要賠10%,除非能證明行人故意撞車。
建議家屬準備戶口本、工資單、親屬關系證明等材料。這些證據能幫助準確計算各項賠償數額。如果對賠償標準有疑問,可以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援助機構。
(全文共215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