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出來后要做什么
交通事故處理全流程指南(五個核心步驟詳解)
一、收到認定書后的關鍵操作
拿到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后,要立即核對個人信息和事故描述。如果發現基本信息有誤,比如車牌號寫錯或事故時間不準,要在三天內聯系交警部門更正。
當事人對認定結果不滿意,可以在收到文書后三天內提交書面復核申請。申請書要寫明具體異議內容和證據材料。例如可以提供行車記錄儀視頻或目擊者證詞。復核只能申請一次,超過三天期限就無法再提異議。
接受認定結果的當事人,要立即聯系保險公司。保險公司會根據責任比例啟動理賠程序。如果涉及人員傷亡,需要同時準備醫療費用清單和相關證明文件。
二、責任劃分的三大依據
交警劃分責任時主要看三個要素:首先是當事人的行為是否直接引發事故。比如闖紅燈的車輛撞上正常行駛車輛,這個行為就是事故主因。
其次是過錯程度判定。交警會對比各方違規行為的嚴重性。超速30%的駕駛員比超速10%的駕駛員要承擔更大責任。最后要看違規行為與事故后果的關聯性。違規停車如果沒影響正常通行,可能不會被認定為主要責任。
三、復核申請的具體流程
準備復核材料時,要收集新的證據材料。比如維修廠出具的車輛損傷報告,或者重新繪制的現場示意圖。監控錄像要保存原始載體,手機拍攝的視頻要標注具體時間地點。
提交申請要注意三個關鍵點:1. 必須采用書面形式,口頭申請無效;2. 要明確列出不認同的責任劃分條款;3. 附上能證明主張的證據清單。建議通過郵政快遞寄送,保留好寄送憑證和簽收記錄。
四、賠償爭議解決雙渠道
調解程序分為兩種形式。快速調解適用于損失明確的小事故,一般當天就能達成協議。正式調解需要預約時間,雙方當事人要帶齊醫療票據、收入證明等材料。調解成功率約60%,失敗后可直接起訴。
訴訟流程分為三個階段:先向法院提交起訴狀和證據材料,然后參加庭審質證,最后等待判決執行。要注意訴訟時效為三年,重大人身傷害案件可適當延長。
五、責任認定的法律后果
主要責任方要承擔70%-90%的賠償金額。例如醫療費、車輛維修費、誤工費等。造成人員死亡的,還需支付喪葬費和撫養費。次要責任方一般承擔10%-30%賠償。
特別提醒購買商業保險的駕駛員,保險公司賠付后可能追償。比如酒駕導致的賠償,保險公司在墊付后有權向駕駛人追討。無責任方也要配合調查,拒不配合可能面臨行政處罰。
(注:本文根據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4條、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》第71條等法規編寫,具體個案建議咨詢專業法律人士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