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主不是駕駛人是否需要擔責_車主不是駕駛人是否需要擔責任
車主不是實際駕駛人是否需要承擔責任
一、員工開車出事誰買單
車主和開車的人是雇傭關系時,責任劃分要看具體情況。員工在工作時開車造成他人受傷,雇主必須負責賠償。如果員工故意犯錯或存在重大失誤,員工要和雇主一起賠錢。雇主先賠錢后,可以找員工要回自己墊付的錢。
這種情況常見于送貨司機或公司駕駛員。雇主需要為員工的工作行為負責,但員工自己犯錯時也要承擔責任。比如快遞公司司機超速撞人,公司要先賠償傷者,再根據情況向司機追討部分費用。
二、公車私用責任怎么算
單位車輛發生事故時,關鍵要看開車是否屬于工作行為。單位負責人或工作人員因工作開車出事,單位必須承擔全部責任。如果司機開車辦私事導致事故,全部責任由司機自己承擔。
這種情況要注意區分公事和私事。例如公司司機下班后開公車接孩子發生事故,單位不需要負責。但如果是外出辦公途中發生事故,單位就要承擔賠償責任。
三、租車出事故誰負責
車主把車出租或承包給他人使用時,責任劃分比較復雜。租車人和車主都要對事故負責。受害人可以同時起訴租車人和車主,但法院會直接判車主先賠錢。車主賠錢后可以找租車人要錢,但這需要另外打官司。
這種情況常見于網約車或共享汽車。比如租車人駕車發生嚴重事故,傷者可以直接找租車平臺索賠。平臺賠償后,可以根據合同向租車人追償。
四、掛靠車輛出事怎么處理
掛靠車輛發生事故時,責任主要由實際使用人承擔。如果掛靠人賠不起錢,被掛靠單位要墊付賠償款。墊付后可以再向掛靠人追討。但受害人不能要求掛靠人和被掛靠單位一起賠錢。
這種情況常見于運輸行業。比如個體貨車掛靠物流公司,發生事故后司機賠不起,物流公司需要先墊錢賠償。但公司墊錢后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司機要回這筆錢。
五、借車給朋友的風險
借車給他人使用存在法律風險。車主和借車人都要對事故負責,因為車主能控制車輛去向,借車人直接使用車輛。法律規定先由借車人賠償,不夠的部分由車主補足。
比如借車給朋友發生嚴重車禍,朋友沒錢賠償時,車主需要承擔補充責任。這種情況車主最好做到三點:確認借車人有駕照、車輛狀況良好、借車人不喝酒。
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法律效力
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屬于證據材料,不是最終判決。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會參考認定書,但有權不采納其中的結論。事故認定書主要依據交通法規判定責任,與民事賠償的責任劃分標準有所不同。
認定書的作用相當于專業機構出具的報告。比如交警認定司機負全責,但法院審理時發現行人存在重大過錯,可以調整責任比例。當事人對認定書有異議時,可以通過法律程序提出質疑。
車主需要注意的法律要點
車主是否承擔責任,關鍵看對車輛的實際控制程度。即使不是駕駛人,如果存在管理疏忽也要負責。比如明知車輛剎車失靈還借給他人,車主就要承擔相應責任。
日常用車要注意三點:保管好車鑰匙、定期檢查車輛、謹慎選擇借車對象。發生事故后要及時聯系保險公司,保存相關證據。必要時可以咨詢專業律師,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法律建議
出借車輛前建議做到:檢查借車人駕照狀態、確認車輛保險有效、簽訂書面借用協議。發生事故后要立即報警,并通知保險公司。如果涉及賠償糾紛,應當及時尋求法律幫助。
特別提醒:2021年起施行的《民法典》對交通事故責任有專門規定,處理事故時要適用新法。遇到復雜情況建議咨詢專業交通事故律師,獲取準確法律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