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_車禍致人傷殘的對車主有什么影響
# 車禍傷殘賠償處理指南
## 一、賠償項目有哪些
車禍導致他人傷殘時,需要支付九項基本賠償。這些賠償項目由醫療費用到生活補助構成,具體內容如下:
醫療費按實際治療花費計算。金額根據醫院提供的收費單據確定。費用統計截止到第一次法庭辯論結束前產生的全部治療開支。
誤工費根據傷者收入和治療時間計算。治療時間以醫院開具的證明為準。收入水平按傷者實際工資或行業平均工資確定。
護理費按護理人數和護理周期計算。通常只計算一名護理人員費用。護理周期從受傷持續到恢復自理能力。無法恢復自理的情況,護理周期最長不超過二十年。
交通費和住宿費按實際支出報銷。需要提供正規發票作為憑證。營養費根據醫生建議的營養補充方案計算。
殘疾賠償金按傷殘等級確定。計算標準參考當地居民平均收入。賠償年限為二十年,六十歲以上每增加一歲減一年,七十五歲以上按五年計算。
輔助器具費按實際購買支出計算。生活補助針對需要撫養的親屬。未成年撫養到十八歲,無勞動能力者最多計算二十年。
## 二、責任如何劃分
事故責任劃分有三種主要情況:
機動車之間事故按過錯比例擔責。全責方承擔全部損失,主責承擔70%,同責各50%,次責承擔30%。責任認定以交警出具的事故認定書為準。
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事故采用特殊規則。即便機動車無過錯也需承擔10%責任。主責機動車承擔80%,同責60%,次責40%。高速公路事故中無責機動車承擔5%。
存在特殊情況需特別注意。破壞現場或逃逸方承擔全責。雙方都破壞現場時,機動車方承擔主要責任。自行協商處理的輕微事故不適用該規則。
## 三、保險如何處理
強制保險是賠償的重要保障。所有機動車必須購買交強險。未投保車輛需自行承擔保險限額內的賠償。超過限額部分按責任比例分擔。
保險公司在限額內先行賠付。醫療賠償限額為1.8萬元,財產損失2000元。傷殘賠償限額包含誤工費、護理費等,最高18萬元。
商業三者險補充賠償缺口。超過交強險部分由商業險按責任比例賠付。投保不足時需要責任人自掏腰包補足差額。
## 四、處理流程分幾步
事故現場要立即采取三項措施。首先打開雙閃放置警示牌,其次報警并聯系保險公司,最后救助傷者但不要移動現場。
賠償協商分四個階段。治療結束后做傷殘鑒定,拿到鑒定報告后計算總賠償額,與責任方及保險公司協商,協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訴。
訴訟需要注意三個時間點。人身傷害賠償訴訟時效為三年。治療終結后一年內需完成傷殘鑒定。證據材料要在事故發生后及時收集保全。
## 五、常見誤區要避開
五個常見錯誤需要特別注意:
1. 私了協議可能無效。重傷事故必須報警處理,私下簽署的賠償協議可能被法院推翻。
2. 誤工證明必須規范。需要單位出具工資證明和完稅記錄,口頭約定不被認可。
3. 護理費不能隨意主張。必須提供醫療機構開具的護理必要性證明。
4. 農村戶口也可按城鎮標準賠償。需提供連續一年以上的城鎮居住證明。
5. 后續治療費可以追加索賠。保留醫療證明可在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。
處理事故時要注意三個要點:及時固定現場證據、保存所有費用票據、在專業律師指導下協商。傷殘鑒定要找有資質的機構,賠償計算要包含全部法定項目。遇到責任方推諉時,不要拖延超過訴訟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