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怎么認定以及劃分依據是什么
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劃分五大關鍵點
一、判斷責任的核心要素
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需要看三個基本條件。第一要看當事人有沒有違反交通規則。第二要看這些違章行為和事故之間有沒有直接聯系。第三要看這些違章行為對事故發生起了多大作用。
責任劃分分為四種情況。駕駛員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、主要責任、同等責任或次要責任。責任認定直接關系到賠償金額的多少。
二、必須承擔全部責任的五種情形
1. 肇事逃逸擔全責
駕駛員造成事故后逃跑,又拿不出證據證明對方有錯的,要負全部責任。這種情況必須承擔全部賠償。
2. 破壞現場要賠錢
如果有人故意破壞事故現場,或者偽造現場痕跡,這類人必須承擔全部賠償責任。比如擦掉剎車痕跡、移動車輛位置都屬于這類情況。
3. 銷毀證據必擔責
當事人銷毀事故證據導致無法查清事實的,必須承擔全責。例如扔掉行車記錄儀、刪除手機通話記錄都屬于這類行為。
4. 故意碰瓷不賠償
法律明確規定,如果是行人或騎車人故意撞車,機動車駕駛員不用賠償。比如有人突然沖向行駛中的汽車碰瓷。
5. 教練員負責教學事故
駕校學員練車出事故,由隨車教練承擔責任。但要注意必須是正規教學時段,且車上不能有無關人員。
三、分擔責任的情況說明
當事故涉及多方過錯時,會根據各自責任大小來劃分。比如兩車相撞,交警會判斷哪輛車違規更嚴重。
存在這些情況不用負責:
- 事故由他人引發(如后車追尾導致前車撞人)
- 突發自然災害(如山體滑坡、路面塌陷)
- 合理避險行為(如為躲行人緊急轉向)
四、責任認定的時間規定
交警部門要在事故發生后10天內出具責任認定書。如果有車輛逃逸,在抓到人和車后10天內必須出認定書。
涉及傷亡的重大事故,交警必須召集所有當事人當面說明。但證人要求保密的情況除外,這類證據不會公開。
五、處理事故的實用建議
保存現場證據最重要。駕駛員應第一時間拍照錄像,記錄車輛位置和路面痕跡。如果有目擊者,要留下聯系方式。
遇到責任爭議時,可以申請查看監控錄像。現在很多路段都有交通攝像頭,商鋪的監控有時也能提供關鍵證據。
記住這些時間節點:
- 一般事故10天內出結果
- 需要檢驗鑒定的,鑒定后5天內出結果
- 重大事故必須當面說明認定依據
最后提醒大家,對認定結果不服的,可以在3天內申請復核。但要注意提供新的證據材料,否則很難改變原認定結果。
了解這些規則能更好維護自身權益。交通事故處理既要懂法規,也要注意保留證據。遇到復雜情況時,建議及時咨詢專業法律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