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由誰認定
交通事故處理全流程指南
一、交通事故責任誰來判定
交通事故責任由交警部門負責判定。交警到達現場后,會查看事故車輛位置,記錄路面痕跡,詢問駕駛員和目擊者。他們會調取監控錄像,必要時安排車輛檢驗。這些調查工作通常在事故發生后立即開展。
判斷責任時會重點分析三個要素:誰違反交通規則,誰的操作導致事故發生,各方過錯的具體程度。常見責任劃分有五種類型:全責、主責、同責、次責、無責。例如闖紅燈車輛通常負主要責任,正常行駛車輛可能無責任。
對認定結果有異議時,當事人可以在三天內申請復核。需要提交書面申請,說明不同意的理由。上級部門會重新審查證據材料,二十天內給出復核結論。但每個案件只能復核一次。
二、事故處理流程分幾步
處理流程從報警開始。當事人應立即撥打122,保護現場,設置警示標志。如果有人受傷,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。交警到場后會登記雙方信息,暫扣涉事車輛進行檢驗。
接下來是責任認定階段。簡單事故5天內出認定書,復雜案件不超過15天。認定書會寫明事故經過、證據材料、責任劃分依據。這個文件是后續處理的重要依據。
最后是賠償協商環節。雙方可根據認定書確定賠償比例。協商成功可簽調解協議,協商失敗則需要走法律程序。建議這個階段咨詢專業律師,保障自身權益。
三、法院處理事故案件要多久
訴訟時間根據案件難度變化。簡單案件可能兩個月內結案,復雜案件可能超過半年。影響時間的因素主要有三個:證據是否齊全、是否要做傷殘鑒定、被告人數多少。
法院收到起訴材料后,7天內決定是否立案。立案后先安排調解,調解不成再排期開庭。現在很多法院采用線上開庭,節省當事人時間。一審判決后不服的,可在15天內上訴。
注意訴訟時效是三年。從事故發生時開始計算,超過時效可能喪失勝訴權。涉及人身傷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、誤工費、護理費,構成傷殘的還有殘疾賠償金。
四、未成年人事故怎么處理
未成年人發生事故分兩種情況。16歲以上有收入的,自己承擔賠償責任。無經濟能力的,由父母用家庭財產賠償。8歲以下兒童引發事故,監護人必須全額賠償。
賠償順序有明確規定。先用孩子本人財產賠付,不足部分由家長補足。例如未成年人有存款或繼承的房產,需要優先用于賠償。家長不能以不知情為由拒絕賠付。
保險理賠要看投保情況。如果車輛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,保險公司要在保額內先行賠付。家長為孩子購買意外險的,可按條款申請理賠。但酒駕、無證駕駛等情況保險公司可拒賠。
五、事故處理常見誤區
第一個誤區是私了不報警。輕微事故可以協商解決,但要簽書面協議。重大事故必須報警,否則可能影響保險理賠。第二個誤區是隨意移動現場。除非妨礙交通,否則應保持原狀等待交警。
第三個誤區是輕信口頭承諾。賠償事項要形成書面記錄,最好通過調解協議書確認。第四個誤區是忽視證據收集。要拍下現場照片,記錄對方證件信息,保存醫療票據。
最后提醒兩點:事故后要及時報保險,超過48小時可能影響理賠。對責任認定有疑問時,要立即申請復核,不要錯過三天時效。掌握這些知識,能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