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分幾種責任
# 交通事故處理全解析
## 一、五種責任類型要分清
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有五個等級。第一種叫全部責任。當事故完全由一方錯誤造成時,這個人要負全部責任。比如有人酒后開車撞上正常行駛的車輛。
第二種是主要責任。當一方錯誤對事故發生起主要作用時,要承擔大部分責任。例如在十字路口搶黃燈導致側撞。
第三種是同等責任。雙方錯誤程度相當時,各承擔一半責任。像兩輛車都超速行駛發生碰撞的情況。
第四種是次要責任。當錯誤行為影響較小時,承擔小部分責任。比如變道未打轉向燈但對方嚴重超速。
最后是無責任認定。當事人完全沒有過錯時不用負責。這種情況常見于被追尾的守規車輛。
交警會查看事故現場。他們會聽當事人說明情況。他們會參考證人說的話。綜合這些信息后,交警會確定責任比例。這個認定結果直接影響賠償金額和保險賠付比例。
## 二、人為錯誤最常惹禍
駕駛員問題占事故原因七成以上。超速行駛最常見,速度快導致反應時間不足。酒駕危害更大,酒精會讓人判斷力下降。有人開車時看手機,注意力分散引發事故。
疲勞駕駛同樣危險。連續開車四小時,事故風險翻兩倍。有些司機不遵守交通燈,闖紅燈造成交叉碰撞。跟車距離太近時,前車急剎容易追尾。
車輛故障也會導致事故。剎車失靈最要命,下坡路段可能車毀人亡。輪胎老化容易爆胎,高速行駛時車輛失控。車燈不亮影響夜間行車安全。
## 三、道路環境暗藏危機
雨天路面濕滑,剎車距離增加三成。積雪結冰時,輪胎抓地力只剩一半。大霧天氣能見度差,百米外物體都看不清。
道路設計缺陷很危險。急轉彎沒有警示牌,司機來不及反應。路面突然變窄容易引發刮蹭。施工路段標志不清,車輛容易誤入危險區。
路上障礙物常被忽視。掉落貨物、斷樹枝、坑洞都可能引發事故。夜間行車遇到這些障礙更危險。
## 四、車輛受損要看程度
輕微刮蹭可以繼續開。前后保險杠擦傷不影響行駛。后視鏡破損但功能正常,可以暫時使用。車燈外殼破裂但燈泡完好,也能短途駕駛。
嚴重損傷必須停駛。方向盤抖動說明車架變形,繼續開會失控。漏油車輛有起火風險,必須立即停車。剎車踏板變軟踩不住,絕對不能上路。
交警會做初步判斷。他們會檢查輪胎是否漏氣。會測試剎車是否靈敏。會查看車燈能否正常使用。如果發現安全隱患,會禁止車輛移動。
## 五、處理流程分六步走
第一步是保護現場。打開雙閃燈提醒后車。在車后50米放三角警示牌。有人員受傷要先打120。
第二步要報警求助。說明具體位置和傷亡情況。保留通話記錄很重要。等交警時不要移動車輛。
第三步配合調查。如實說明行駛速度。準確回憶事發經過。指認現場痕跡要清楚。
第四步等責任認定。一般15個工作日出結果。對認定不服可以申請復核。要注意10天的申請期限。
第五步聯系保險公司。24小時內要報險。提供交警責任認定書。配合定損員評估車損。
最后是賠償協商。醫療費按責任比例分擔。修車費由責任方保險公司支付。協商不成可起訴解決。
遇到復雜情況要找律師。重大傷亡事故必須咨詢專業人士。賠償金額爭議大時需要法律幫助。保險拒賠案件要申請仲裁。責任認定有疑問可申請重新鑒定。專業律師能幫您爭取最大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