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下發后對方不履行賠付怎么辦_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不賠償
交通事故賠償問題處理指南
一、拿到責任認定書后對方不賠錢怎么辦
公安機關在交通事故發生后會出具責任認定書。這份文件明確了事故責任劃分。如果對方被認定有責任但拒絕賠償,您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維護權益。
第一步是向交警部門申請調解。交警會聯系對方當事人組織協商。調解過程不收費且效率較高。如果雙方在調解中達成協議,對方需要按照約定支付賠償金。
如果調解失敗或對方不執行調解協議,您需要向法院起訴。起訴前要準備好事故認定書、醫療記錄、修車發票等證據。法院受理案件后,會安排開庭審理并作出判決。
根據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四條規定,調解不是起訴的必要條件。您也可以直接跳過調解程序直接起訴。選擇調解的好處是處理速度快,但對方可能利用調解拖延時間。
二、車輛損失和誤工費如何計算賠償
交通事故賠償包含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。車輛維修費用屬于直接損失,需要提供正規修理廠的維修清單和發票。如果車輛完全損毀,按事故前的市場價值計算賠償。
誤工費屬于間接損失,獲得賠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。第一是確實存在收入減少,第二要提供醫療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。單純車輛損壞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,一般不支持誤工費索賠。
誤工時間根據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確定。普通傷情計算到治療結束日,構成傷殘的算到評殘前一天。住院治療期間和醫囑休息期都計入誤工時間。
收入證明分為三種情況:有固定收入的需提供工資流水和單位證明;自由職業者提供近三年納稅證明;無法證明收入的參照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計算。
三、賠償協商要注意哪些關鍵點
協商賠償時首先要核對對方身份信息。包括駕駛證、行駛證、保險單等信息,確認對方是否為實際車主,車輛是否投保有效保險。
簽訂調解協議要寫明具體賠償金額和支付時間。最好約定違約金條款,例如每逾期一天按未付金額的千分之一計算違約金。協議需要雙方簽字并按手印。
警惕三種常見拖延手段:一是要求分期支付但首期比例過低,二是借口保險理賠拖延,三是簽訂協議后玩失蹤。遇到這些情況建議直接起訴。
保留所有溝通記錄很重要。電話錄音、短信記錄、微信聊天都要保存。這些證據在訴訟中能證明對方違約事實,防止對方否認協商過程。
四、起訴需要準備哪些材料
起訴必須提交的基本材料包括:事故認定書原件、身份證復印件、被告信息資料。被告資料可以去交警隊調取,包含駕駛證、行駛證、保險單等信息。
損失證明材料分不同類型:醫療費需要病歷和收費票據;誤工費要工資證明和銀行流水;護理費需要護工合同或家屬誤工證明;交通費需提供打車票據或加油記錄。
建議制作賠償明細清單。列明各項損失的計算依據和具體金額,例如醫療費8356元(附12張發票),誤工費15000元(月薪5000元×3個月)。這樣便于法官快速審理。
起訴狀要寫明具體訴訟請求。包括賠償總額、訴訟費承擔方、支付期限等。可以要求被告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付清全部款項,逾期則申請強制執行。
五、法院判決后如何執行賠償
判決生效后對方有15天履行期。超過期限不付款,您需要向法院執行局申請強制執行。執行申請有效期是兩年,從履行期滿次日開始計算。
執行階段需要提供被告財產線索。包括銀行賬戶、房產信息、車輛登記等。可以向法院申請調查令,查詢對方名下的支付寶、微信等電子賬戶余額。
法院可采取的強制措施包括:凍結銀行賬戶、扣押車輛、拍賣房產、列入失信名單、限制高消費等。對于故意轉移財產的,法院可以司法拘留相關人員。
保險理賠款可直接執行。如果對方車輛投保了商業三者險,法院會直接通知保險公司支付。交強險部分的賠償金必須在責任限額內優先支付。
遇到執行困難可申請司法救助。對于確實沒有賠償能力的被告,符合條件的事故受害人可以申請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,獲得基本醫療費用補償。
注意事項:事故處理全程注意時效。人身傷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是3年,從治療終結日開始計算。車輛損失賠償時效也是3年,但建議盡早起訴以免證據滅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