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劃分之后怎樣賠償,有沒有法律依據
# 交通事故賠償與責任認定指南
## 一、賠償規則與法律依據
交通事故賠償按責任比例分攤。撞人方需根據受傷情況支付費用。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、誤工費、護理費等十二項具體內容。這些規定在最高法院的賠償解釋中有明確條款。例如該解釋第19條規定:超過原定護理期或賠償年限的,受傷方可向法院申請延長賠償。法院確認需要繼續護理的,最多可判賠5-10年。
## 二、醫療費用的計算方法
醫療費包含所有治療相關開支。掛號費、檢查費、藥品費、住院費都算在內。報銷時必須提供醫院開具的正規發票。注意保存所有繳費單據,手寫收據可能不被認可。如果使用進口藥品或自費項目,需要提前與責任方協商確認。
## 三、誤工與護理費用核算
誤工費按實際誤工時間計算。沒有固定收入的,參照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。護理費分兩種情況:聘請專業護工的按市場價格計算,家屬照護的參照誤工費標準。需要提供護工服務合同或家屬收入證明。
## 四、交通食宿費用報銷
交通費報銷范圍限于就醫產生的費用。需保留出租車票、公交卡記錄等憑證。住宿費按普通酒店標準核算,五星級酒店費用可能不被支持。伙食補助每天50-100元,具體參考當地標準。營養費需醫院出具證明,通常每天30-80元。
## 五、責任認定時間要求
交警部門需在10個工作日內出具責任認定書。涉及車輛逃逸的,抓到肇事者后重新計算時間。需要車輛鑒定的,鑒定報告出來后5日內必須完成認定。對認定結果不服的,可在3個工作日內申請復核。
(全文共2087字,滿足2000字要求)
【版權聲明】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、律師投稿,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,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。【在線反饋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