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造成的哪些損失需要責任主體賠償
交通事故賠償指南:你需要知道的五個關鍵點
一、必須賠償的兩大損失類型
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主要分為兩類。第一類是人身傷害賠償。這包括治療費、誤工費、護理費等各種費用。如果有人死亡,還需要賠償喪葬費和家屬生活費。第二類是財產損失賠償。這包含車輛修理費、隨身物品損壞費,還有貨物損失費。
法律明確規定這兩項賠償必須執行。不管事故責任大小,責任方都要承擔這些費用。但具體金額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
二、保險公司先行賠付原則
法律規定了明確的賠償順序。保險公司需要先用交強險賠償。交強險是每輛車必須買的保險,最高能賠20萬元。這個錢要優先用來支付傷者的搶救費用。
如果損失超過保險額度,剩下的部分才由責任人承擔。比如醫療費花了25萬,保險公司先賠20萬,剩下的5萬由責任人自己出。這個規定能快速解決傷者的救治問題。
三、機動車之間事故的賠償規則
當汽車與汽車發生碰撞時,責任劃分很簡單。誰犯錯誰賠錢。如果雙方都有責任,就按過錯比例分攤。比如甲車負主要責任(70%),乙車次要責任(30%),賠償就按這個比例分配。
交警的事故認定書會寫明責任比例。當事人需要保留好修車發票、醫療票據等證據。協商不成可以找法院裁決。
四、人車事故的特殊處理方式
汽車與行人或電動車發生事故時,法律更保護弱勢群體。只要行人沒有過錯,汽車方要全賠。如果行人有部分責任,可以適當減少汽車方的賠償比例。
就算汽車完全沒有責任,也要承擔最多10%的賠償。這個規定是為了保護行人安全。但有兩種情況例外:行人故意撞車,或者事故由行人違法行為引發。
五、三種免責情況需牢記
法律規定了三種不用賠償的情況。第一種是行人故意撞車,比如碰瓷。第二種是車輛正常行駛,行人突然橫穿高速公路。第三種是存在不可抗力,比如突發的自然災害。
遇到這些情況要立即報警,保存行車記錄儀視頻。必要時申請交警調取監控錄像。但要注意,汽車方需要提供充分證據才能免責。
重要提醒
處理事故時要注意三個要點。第一時間報警并保護現場,用手機拍攝車輛位置和損傷情況。第二要保存所有費用票據,包括修車費、醫療費、交通費等。第三要及時聯系保險公司,在48小時內報案。
賠償問題可以找專業律師咨詢?,F在各地都有交通事故法律援助服務。通過正規渠道解決問題,既能維護權益,又能避免糾紛。記住不要私下簽署賠償協議,特別是涉及傷殘的情況,需要專業機構鑒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