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一定要拖車嗎
交通事故處理常見問題解答
一、什么情況下必須叫拖車
發生交通事故后不是必須叫拖車。要不要拖車要看具體情況。如果車輛還能正常開動,并且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,一般不需要拖車。如果車輛損壞嚴重無法移動,或者堵住道路影響交通,這時候就需要拖車。車輛出現漏油或剎車失靈等危險情況時,也必須叫拖車來消除安全隱患。
當事故造成人員受傷或死亡時,為了保護現場方便調查,通常也會安排拖車。是否需要拖車主要考慮三個因素:車輛能不能繼續開,有沒有阻礙交通,是否存在安全隱患。駕駛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判斷,也可以聽從交警現場指揮。
二、事故賠償由誰負責
事故賠償主要看責任劃分。首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。交強險不夠賠的部分,由商業保險按合同繼續賠償。如果保險賠完還不夠,或者沒有買商業保險,就需要責任人自己掏錢賠償。
全責方要承擔全部損失。雙方都有責任就按比例分擔。比如汽車和行人相撞,行人沒錯就由車主全賠。如果行人有部分責任,車主賠償比例會降低。就算車主完全沒有責任,也要承擔最多10%的賠償。
三、保險怎么賠錢
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購買的保險。發生事故后,保險公司要在醫療費、車輛損失等幾個方面先賠付。醫療費最多賠1.8萬元,修車費最多賠2000元。如果造成對方殘疾或死亡,最高賠18萬元。
商業保險是車主自愿購買的。保額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。如果交強險不夠賠,商業保險就接著賠。但酒駕、無證駕駛等情況保險公司可以拒賠。購買保險時要看清條款,建議至少買100萬保額的三者險。
四、責任不清怎么處理
交警無法認定責任時,法院會綜合各種證據來判決。法官會看現場照片、監控錄像、目擊者證詞等材料。如果證據不足,可能判雙方各擔一半責任。法官還會考慮當時的路況、車輛狀況、司機操作是否規范等因素。
比如夜間會車時兩車相撞,都沒有行車記錄儀,附近也沒有監控。這種情況法院可能判雙方都有責任。具體比例要看車輛損傷位置、剎車痕跡等物證。每個案件情況不同,判決結果也會有差異。
五、遇到問題找誰幫忙
碰到賠償糾紛或責任爭議時,建議先找交警調解。如果調解不成,可以向法院起訴。起訴前要保存好事故認定書、醫療票據、修車發票等證據。經濟困難可以申請法律援助,很多地方提供免費法律咨詢。
找律師要注意三點:看律師證是否有效,查辦案經驗是否豐富,問清楚收費標準。不要相信"包贏"的承諾,正規律師會根據證據分析案件。現在很多律師事務所提供線上咨詢,不用跑腿就能獲得專業建議。
重要提醒:發生事故后要立即打開雙閃燈,擺放三角警示牌。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后報警。不要私下協商解決重大事故,特別是涉及人員受傷的情況。用手機拍下現場照片和對方證件信息,這些都能作為后續處理的證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