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主次責任賠償比例劃分_交警只定了主次責保險怎么賠
交通事故賠償指南:你需要知道的五大要點
一、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標準
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有明確標準。如果一方負全責,就要承擔全部賠償。主責方承擔70%賠償,次責方承擔30%。雙方責任相同時,各承擔50%賠償。這些規定來自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六條。
法律明確規定賠償順序。保險公司先賠償交強險范圍內的損失。超過保額的部分按責任劃分賠償。汽車之間的事故由過錯方賠償。雙方都有錯就按比例分擔。汽車撞行人時,行人無錯由車主全賠。行人有過錯可減輕車主責任。車主無過錯最多賠10%。行人故意撞車車主不賠。
二、醫療費用賠償規則
醫療賠償包括所有治療費用。受傷人員的醫藥費必須全額賠償。住院費、手術費都要算進去。康復費用也在賠償范圍內。醫院開具的收費單據是憑證。治療必須與事故傷害相關。非必要的高價藥可能不賠償。
三、工資損失賠償辦法
誤工賠償按實際收入計算。受傷無法工作期間工資照賠。有固定收入按工資單計算。自由職業者參考行業標準。需要提供收入證明和休假證明。住院時間和康復期都算誤工。長期傷殘可申請長期賠償。
四、護理費用計算方式
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要賠償。醫院護理費按實際支出計算。家屬護理按當地護工工資算。需要醫院出具護理證明。護理人數不超過兩人。護理期限由醫生診斷確定。康復期護理費也要賠償。
五、財產損失賠償要點
車輛維修費按實際損失賠償。需要提供正規修理廠發票。貴重物品損壞要提供購買憑證。車輛完全報廢按市場價賠償。隨身物品損壞可申請賠償。手機、電腦等電子產品包含在內。衣物破損也要計算賠償。
六、精神賠償申請條件
嚴重傷殘可申請精神賠償。死亡事故家屬能獲得賠償。毀容等重大傷害可以申請。需要司法鑒定確認傷害程度。賠償金額參考法院判例。一般不超過總賠償額30%。輕微傷害不賠精神損失。
特別提醒:
1. 事故后要立即報警處理
2. 保存好所有醫療票據
3. 及時聯系保險公司定損
4. 重大事故建議找律師咨詢
5. 賠償協議要書面確認
6. 超過1年可能喪失索賠權
這些規定適用于機動車事故。電動車事故參照執行。行人之間事故不適用該標準。賠償糾紛可向法院起訴。各地賠償標準可能略有不同。建議咨詢當地交通管理部門。
注意事項:
- 私了協議可能無效
- 口頭承諾沒有法律效力
- 傷殘鑒定要去指定機構
- 賠償金要計算后續治療費
- 營養費需要醫生證明
- 交通費按實際票據報銷
- 住院伙食補助有標準
重要時間節點:
事故后24小時內要報保險
30天內可申請調解
治療終結后1年內起訴
傷殘鑒定在治療結束后做
財產損失評估在事故后15天
賠償流程:
1. 報警取得事故認定書
2. 治療并保存所有票據
3. 聯系保險公司定損
4. 協商賠償方案
5. 調解不成可起訴
6. 法院判決后執行
常見問題:
Q:對方不賠怎么辦?
A: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
Q:保險賠不夠怎么辦?
A:剩余部分由責任方賠償
Q:舊傷復發能再索賠嗎?
A:需證明與事故有關聯
Q:賠償金要交稅嗎?
A:人身傷害賠償金免稅
Q:私了后能反悔嗎?
A:有重大誤解可撤銷
法律依據:
1.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6條
2.《民法典》侵權責任編
3.《保險法》相關規定
4.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
最后提醒:
遇到復雜事故建議找專業律師
不要隨意簽署賠償協議
保管好所有事故相關證據
及時跟進保險公司處理進度
了解自己的法定權利
不要接受不合理賠償方案
(全文共計215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