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做在哪里做
一、什么時候做傷殘鑒定最合適
交通事故受傷后不能馬上做傷殘鑒定。通常要等傷情穩定后再開始,最佳時間是受傷后3到6個月。具體時間要看恢復情況。比如骨折需要等骨頭長好,頭部受傷要等神經系統癥狀穩定。如果傷沒養好就急著做鑒定,結果可能不準確。
二、去哪里做傷殘鑒定才有效
做鑒定要找有正規資質的機構。每個城市都有司法鑒定中心,這類機構出具的報告才有法律效力。選機構要注意兩點:一看有沒有司法部門發的許可證,二看專業口碑好不好。可以上網查評價,或者咨詢處理過類似案件的朋友。
去鑒定時要帶齊所有醫療記錄。包括醫院診斷書、X光片、CT報告、出院小結等。最好把每次復查的記錄都整理好。資料越完整,鑒定結果越可靠。鑒定結果出來后,會直接影響賠償金數額。等級越高賠償越多。
但各地政策有差異。比如有的地方規定必須通過交警隊委托鑒定,有的允許當事人自己找機構。建議先咨詢當地交警部門或律師。
三、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出來的
鑒定過程有嚴格標準。主要參考國家發布的傷殘評級標準。工作人員會從三個方面檢查:受傷部位對身體的影響、日常活動能力下降程度、是否需要長期護理。比如腿部骨折導致不能走路算七級傷殘,脊柱損傷影響大小便功能可能算四級。
鑒定時要注意兩點:第一必須通過正規渠道申請,私下找機構做的鑒定可能無效。第二不同案件類型用不同標準。比如工傷用勞動能力鑒定標準,交通事故用人身損害標準。
四、賠償金到底由誰來付
賠償金和責任劃分直接相關。交警會先判定事故責任比例。全責方要承擔全部賠償,主責方承擔70%-90%,同等責任各付50%。比如小王開車撞人被判全責,就要全額支付對方傷殘賠償。如果雙方都有錯,就按比例分擔。
但有兩種特殊情況:第一是買了全額保險的情況。比如交強險會在12.2萬元范圍內全額賠付,不管責任比例。第二是涉及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,法院可能判全責。這些情況要具體分析。
五、遇到問題該怎么辦
如果對鑒定結果有疑問,可以在10天內申請重新鑒定。需要準備新證據,比如復查的醫療記錄。賠償金額談不攏時,可以先找交警調解。調解不成就要向法院起訴,注意要在事故發生后3年內提起訴訟。
建議收集五類證據:事故認定書、醫療費用清單、收入證明(計算誤工費)、護理費發票、交通費票據。有條件的話,最好請專業律師幫忙計算賠償項目。每個地區的賠償標準都有差別,要按最新規定來算。
重要提醒:現在很多機構聲稱能"包辦鑒定",這種可能是騙局。正規鑒定機構不會承諾鑒定等級,只會根據實際情況判斷。如果遇到要提前收費或打包票的機構,請立即向司法部門舉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