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機構是哪些部門
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五大核心問題
一、哪些機構能做傷殘鑒定?
我國有四類機構可以開展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工作。第一類是司法鑒定中心,這類機構由政府設立,主要負責普通案件的鑒定。第二類是司法鑒定事務所,屬于社會服務機構,需要取得相關資質。第三類是法會司法鑒定事務所,屬于特殊類型鑒定機構。第四類是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,主要處理涉及刑事案件的鑒定。
公安機關、檢察院等偵查部門設立的鑒定機構只能處理本部門案件,不能對外服務。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不能設立鑒定機構,這樣做是為了保證鑒定結果公平。普通群眾需要鑒定時,應該選擇前四類具有資質的機構。
二、鑒定流程怎么走?
事故發生后,當事人需要先找律師事務所辦理委托手續。律師事務所在接受委托后,會幫忙聯系有資質的法醫中心。這里要注意,必須選擇具備《司法鑒定許可證》的機構。法醫中心收到委托后,會安排專業法醫進行檢查。
鑒定過程分為三個步驟。第一步是身體檢查,法醫會查看受傷部位和恢復情況。第二步是查閱病歷資料,包括住院記錄和檢查報告。第三步是分析事故與傷情的因果關系。整個過程需要7-15個工作日,復雜案例可能延長。
三、鑒定依據是什么?
法醫中心必須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評定。目前使用的主要標準是《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》。這份文件將傷殘分為十個等級,一級最重,十級最輕。評定標準包含身體各部位的功能損失比例。
比如四肢缺失的情況,雙手完全缺失屬于三級傷殘。聽力損傷達到91分貝以上,會被評為七級傷殘。法醫還要考慮治療后的恢復情況,有些損傷經過康復治療可能降低傷殘等級。
四、對結果有異議怎么辦?
拿到鑒定報告后,當事人有兩次救濟機會。第一次是申請補充鑒定,需要指出原報告的明顯錯誤。第二次是申請重新鑒定,但要有充分理由。申請重新鑒定時,可以要求更換鑒定機構。
異議方需要先墊付鑒定費用,這筆費用最后由敗訴方承擔。如果兩次鑒定結果不同,法院通常會采信更權威機構的結論。當事人要注意,申請重新鑒定的期限是收到報告后15天內。
五、鑒定后如何維權?
律師或辦案單位拿到鑒定報告后,會開始賠償協商。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、護理費和殘疾賠償金等。十級傷殘的賠償金約為8萬元,每升高一級增加80%左右。如果協商不成,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。
起訴時需要準備事故認定書、醫療票據和鑒定報告。保險公司必須在交強險范圍內先行賠付。超過交強險限額的部分,按責任比例分擔。肇事司機和車主承擔連帶責任,賠償金從事故發生日起計算利息。
特別提醒兩點注意事項。第一要保存好原始病歷,避免因資料不全影響鑒定。第二要在治療終結后及時申請鑒定,超過三年可能喪失鑒定資格。如果對法律程序不清楚,建議咨詢專業交通事故律師?,F在很多律師事務所提供免費初步咨詢,可以幫助當事人理清維權步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