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殘賠償:兩車相撞傷及第三人應由誰賠償_兩車相撞致第三人損害案例
五問交通事故連帶責任
一、事故如何發(fā)生?
孫某開車帶妻子去商場購物。返回路上,孫某和妻子聊天分散注意力。車輛拐進小巷與馬路交叉口時,孫某的車和陳某的微型面包車相撞。陳某當時車速過快,被撞后偏離方向,撞上騎自行車經過路口的李某。這次事故導致李某重傷,孫某和陳某受傷,兩輛車都有損壞。警察到場調查后認定,雙方駕駛員都存在過錯。
二、責任如何劃分?
律師指出案件關鍵在于:李某受傷該由誰負責?要判斷是陳某單獨導致?lián)p害,還是孫某和陳某共同導致?lián)p害。孫某開車時聊天分心,沒有盡到駕駛員應盡的高度注意義務。陳某在路口沒減速行駛,同樣存在過錯。
根據(jù)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六條規(guī)定,機動車事故中,有過錯的一方擔責,雙方都有過錯按比例擔責。第十九條明確,雙方過錯程度相當時需承擔同等責任。因此孫某和陳某應各擔50%責任。
三、法律如何規(guī)定?
處理李某的賠償問題前,需明確孫某和陳某的行為是否構成共同侵權。這關系到賠償由一方承擔還是雙方共同承擔,也涉及責任分擔方式。
共同侵權分兩種情況。第一種是事先商量的共同侵權,責任人需共同擔責。第二種是沒商量的共同侵權,指雖無事先溝通,但損害結果無法分割的情況,責任人同樣需共同擔責。
四、是否構成共同侵權?
本案中,孫某和陳某互不認識。兩車相撞純屬偶然,但共同導致李某重傷。兩人沒有共同故意或過失,但李某的損傷無法區(qū)分具體由誰造成。
這種情況符合第二種共同侵權特征。雖然兩人沒有事先商量,但行為共同造成不可分割的損害結果。因此孫某和陳某需對李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。
五、最終如何賠償?
連帶責任意味著李某可以向孫某或陳某任意一方主張全部賠償。實際處理中,可能由保險公司先行賠付。若其中一方賠償超過應擔份額,可向另一方追償。
這種處理方式既保障受害人及時獲賠,也平衡肇事方的責任分擔。需要提醒駕駛員:行車時務必集中注意力,通過路口必須減速觀察,避免類似事故發(fā)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