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市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指導意見(試 行)(第二部分)_成都市事故處理
道路交通事故常見違規行為解析
一、行人常見危險行為
行人在道路上不遵守規則容易引發事故。闖紅燈是行人最常犯的錯誤。很多人看到紅燈還剩幾秒就急著過馬路,這種行為非常危險。行人翻越隔離欄的情況也時有發生,有人為圖方便直接翻越護欄,但這樣很容易被車輛撞到。
不走斑馬線過馬路也是常見問題。部分行人在離斑馬線十米遠的地方隨意橫穿,完全不顧來往車輛。過馬路時突然加速或折返更危險,司機往往來不及反應。有些青少年在車道上玩滑板或輪滑,這些行為都容易導致事故。
高速公路嚴禁行人進入,但仍有少數人違規行走。在車流密集的主干道上坐臥休息更是危險行為。強行攔車或向行駛中的車輛投擲物品,不僅危險還可能承擔法律責任。上下車時要注意安全,在機動車道左側上下車容易引發碰撞。
二、車輛通過路口注意事項
路口是事故高發區域。車輛進入無信號燈路口時,必須禮讓優先通行的車輛和行人。右轉車輛常與直行車輛發生碰撞,特別是在紅燈右轉時更要小心觀察。沒有方向燈的路口,轉彎車必須讓直行車先行,這是基本規則。
遇到對向行駛車輛時,右轉車要讓左轉車先過。在完全沒有交通標志的路口,應該讓右側來車先行。這些讓行規則看似復雜,但只要記住"轉彎讓直行、右轉讓左轉"的基本原則就能避免多數事故。
導向車道行駛要特別注意。車輛必須按照箭頭指示方向行進,隨意變道極易引發事故。夜間通過路口更要提高警惕,許多司機在夜間會放松警惕,這是非常危險的。
三、車道使用規范
車輛必須靠右行駛是基本常識,但仍有司機違規逆行。機動車不得占用非機動車道,這條規定常被忽視。非機動車在沒有專用道時,應該靠道路右側行駛,保持安全距離。
特殊車輛有特別規定。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需在指定范圍內行駛,突然變道非常危險。三輪車和殘疾人車輛也有明確行駛區域,超出范圍容易引發事故。所有車輛都要避免進入高速公路,特別是低速車輛更要嚴格遵守。
四、車輛讓行規定
禮讓行人是司機的基本素質。看到行人過斑?線必須停車讓行,這在很多城市已被納入違章拍攝范圍。沒有斑馬線的路段,遇到行人橫穿同樣需要避讓。當非機動車道被占用時,機動車應該主動讓出通行空間。
特殊車輛享有優先權。遇到警車、消防車等執行任務車輛必須立即避讓。道路施工車輛也需要特別留意,這些車輛作業時周邊環境復雜,更需要小心駕駛。轉彎的非機動車要注意觀察,避免與直行車輛發生碰撞。
五、違規停車與施工隱患
違規停車是城市常見問題。夜間在主干道停車必須開啟警示燈,故障車輛要及時移至安全區域。高速公路故障停車要在150米外設置警示牌,這個距離很多人都不清楚。臨時停車要避開特殊區域,比如公交站30米內嚴禁停車。
施工區域管理尤為重要。未經許可占用道路屬于違法行為。施工單位必須設置明顯警示標志,完工后要及時清理現場。養護車輛要配備醒目標志,夜間作業必須開啟警示燈。這些規定看似繁瑣,但每一條都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。
通過分析這些常見違規行為可以發現,絕大多數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。無論是行人還是駕駛員,只要遵守基本交通規則,保持安全意識,就能大幅降低事故風險。道路安全需要每個人共同維護,從自身做起,養成良好出行習慣,才能營造更安全的交通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