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禍受傷方賠償既標準_車禍受傷后的索賠流程
# 交通事故賠償五大核心要點解析
## 一、醫療費計算規則
醫療費包含治療檢查費用和康復訓練支出。法律規定醫療費按照實際花費賠償。具體金額根據醫院收費單據確定。醫院收費單需要配合病歷和診斷證明使用。
責任方對治療必要性有疑問需要自行舉證。醫療費金額以法庭首次審理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為準。后續治療費需要單獨起訴索賠。但能證明必然發生的后續費用可以合并計算。
法律規定醫療費采取實報實銷原則。后續治療費使用固定標準賠償。固定標準不考慮個人收入差異,只按社會平均標準執行。
## 二、誤工費計算方法
誤工費補償治療期間減少的收入。計算時需要考慮誤工時間和收入水平。誤工時間以醫院證明為準,傷殘情況計算到傷殘鑒定前一天。
有固定收入者按實際減少金額賠償。需要提供合法收入證明。如果單位未扣發工資則不予賠償。無固定收入者按近三年平均收入計算。無法證明收入時參照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。
過去法規設賠償上限,現行規定取消限額。需注意兩種情況:單位未扣工資時不賠,部分扣發時按實際損失賠償。
## 三、護理費支付標準
護理費按護理人員收入和護理時長計算。有收入的護理人員參照誤工費標準。無收入人員參照當地護工工資標準。原則上只計算一名護理人員,特殊病情可增加。
護理期限到恢復自理能力為止。傷殘患者最長不超過20年。實際護理超期可起訴延長5-10年。護理費多不退少不補,以法院判決為準。
## 四、交通食宿補償標準
交通費按實際就醫需求計算。包含患者和必要陪護人員的乘車費用。普通公交車為主要標準,特殊情況需說明合理性。需提供正規票據,時間地點要與就醫記錄吻合。
住院伙食費參照公務員出差標準。外地就醫產生的合理食宿費可索賠。不住院患者不享受此項賠償。需注意費用必須與治療直接相關。
## 五、傷殘賠償計算體系
傷殘賠償包含三項主要內容:
1. 殘疾賠償金:按當地居民收入×傷殘系數×年限計算。60歲以下賠20年,超60歲每年減1年,75歲以上賠5年。
2. 輔助器具費:按普通適用型標準計算。需具備功能補償和安全穩定特性。民政部門指定機構出具建議書。
3. 被扶養人生活費:未成年人賠至18歲,無勞動能力者賠20年。60歲以上每年減1年,75歲以上賠5年。
賠償計算公式:
- 殘疾金=地區收入×傷殘等級×賠償年限
- 被扶養人費=地區消費支出×賠償年限×傷殘系數
康復護理費需要醫療票據證明。護理標準與治療期相同,最長不超過20年。后續治療費可單獨起訴索賠,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提前賠付。
本文完整解析了交通事故賠償的五大核心項目。每個賠償項目都有明確的計算方法和證明材料要求。建議事故當事人保留所有醫療票據和收入證明。傷殘鑒定需通過正規機構進行。賠償協商不成時可向法院提起訴訟,依法維護自身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