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買了全險是不是全部損壞都能理賠_汽車買的全險出了車禍是不是都賠
新車受損索賠遭拒引爭議
張先生在工地倒車時底盤撞到石頭,發現車輛異常后仍繼續行駛。行駛15公里后汽車突然熄火無法啟動。維修人員檢查發現機油濾芯破損,現場更換部件花費1465元。張先生向投保的保險公司申請全額理賠遭拒,引發消費糾紛。
保險條款隱藏免責條款
保險公司現場勘查發現氣缸內壁與軸瓦出現嚴重損壞。理賠人員指出底盤首次碰撞屬于意外事故,但張先生未及時停車檢查導致二次損傷。根據保單條款,人為擴大損失的情況不屬賠付范圍。張先生對"全險"概念存在誤解,認為所有故障都應獲賠。
全險不等于全保障
調查顯示所謂"全險"實為多種主險組合,包含車輛損失險、第三者責任險等5個基礎險種。車險條款明確將人為疏忽、未及時處理事故導致的擴大損失列為免賠事項。以全車盜搶險為例,單獨車輪被盜或后視鏡損壞等情況均不在保障范圍。
事故處理流程有講究
車輛發生碰撞后應立刻停車檢查并拍照取證。發現漏油等異常情況需立即聯系保險公司備案,48小時內持證件辦理正式報案。張先生在首次碰撞后未采取必要措施,繼續駕駛導致發動機嚴重磨損,該行為被認定為"人為過失"。
消費者需提高風險意識
購買保險時要逐條閱讀免責條款,重點了解輪胎單獨損壞、加裝設備損毀等常見不賠項目。車輛保養記錄顯示該車行駛里程僅7500公里,但機械部件老化程度與操作方式直接影響理賠認定。建議車主隨車攜帶保險手冊,遇事故時按"停車-取證-報案"標準流程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