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撞,如何索取賠償_被撞了索賠流程
發生交通事故后的五個處理步驟
第一步:現場處置與報警
發生交通事故時請立即撥打110。交警會在15分鐘內到達現場,工作人員會測量剎車痕跡并拍攝現場照片。所有駕駛員都需要出示駕駛證和行駛證,配合完成酒精測試。
受傷人員要優先送醫治療。即使表面沒有明顯傷痕,也要在24小時內做全身檢查。醫院出具的檢查報告需包含"本次損傷由交通事故導致"的明確診斷。
第二步:證據收集與保存
用手機拍攝事故現場全景照片時,要包含周邊道路標線和參照物。車輛碰撞部位要拍攝正上方、側面兩個角度。行車記錄儀視頻需在48小時內導出保存。
醫療證據包括門診病歷、檢查報告單、繳費發票三部分。每次就醫要核對病歷內容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。保留所有交通費票據,包括出租車票和地鐵充值記錄。
第三步:責任認定流程
交警部門會在10個工作日內出具責任認定書。收到文件后要仔細核對當事人信息、事故時間地點等基本要素。對認定結果有異議的,可在3個工作日內申請復核。
認定書會明確主次責任比例。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事故中,即使機動車無過錯也可能承擔不超過10%的賠償責任。這個規定依據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6條制定。
第四步:保險理賠協商
交強險會在1萬元醫療費限額內先行賠付。超過部分按責任比例分攤。需要提供完整的醫療費發票原件,保險公司不接受復印件。誤工費計算要提供單位蓋章的收入證明。
車輛維修要選擇保險公司指定的4S店。保留維修清單和舊件回收單。如果對定損金額有異議,可以申請第三方機構重新評估。
第五步:法律救濟途徑
賠償協商期限最長60天。超過期限可直接向法院起訴。訴訟時效為事故發生后3年。起訴時需要準備起訴狀、身份證復印件、事故認定書、醫療費票據等12項材料。
傷殘鑒定要在治療終結后申請。十級傷殘賠償金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×20年×10%計算。法院判決后,賠償款一般會在30個工作日內執行到位。
特殊案例處理指南
電動車與機動車同等責任時,雙方按50%比例承擔損失。但電動車駕駛人的醫療費可優先使用機動車交強險賠付。財產損失超過2000元部分由雙方按比例分擔。
對于無法協商的賠償爭議,可向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申請免費調解。調解協議經司法確認后具有強制執行力。拒不履行的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。
重要注意事項
事故發生后切勿私下簽署賠償協議。很多協議會包含"一次性了結"條款,這會阻斷后續索賠權利。遇到對方拒賠的情況,要及時申請財產保全。
索賠項目包括醫療費、護理費、交通費、營養費、誤工費、殘疾賠償金、精神撫慰金等7大類。其中營養費標準為30-50元/天,需醫療機構出具證明。
本文內容參照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等法規編寫。各地賠償標準存在差異,具體金額以當地統計局公布數據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