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禍撞人后賠多少錢_車撞人賠償多少
被撞后能要哪些賠償
交通事故發生后,受傷人員能獲得的賠償包含13個項目。這些項目是醫療費、誤工費、住院伙食補助費、護理費、殘疾賠償金、殘疾用具費、喪葬費、死亡賠償金、被扶養人生活費、交通費、住宿費、精神損失費、財物損失費。
這些費用需要根據事故責任劃分來承擔。交警部門會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,這份文件會劃分事故責任比例。賠償順序是保險公司先在其承保范圍內支付,超出保險額度的部分由責任方按比例承擔。
醫療費的計算標準
醫療費用需要醫院提供的收費單據,比如藥費單和住院費收據。這些單據要和病歷本、診斷證明一起作為證據。醫療費必須屬于治療事故傷害的必要開支,具體包含掛號費、檢查費、化驗費、手術費、治療費、住院費、藥品費等七類費用。
掛號費賠償要看次數和科室是否匹配。比如患者因骨折治療掛了五次骨科號,這些掛號費都能賠償。但如果掛的是皮膚科或其他無關科室,這部分費用不能算。
檢查費和治療費需要醫院批準。比如醫生要求做的CT檢查可以賠償,但患者自己要求做的美容項目不能算。如果醫院漏診導致重復檢查,這種情況可以申請賠償。
藥費必須和事故造成的傷害直接相關。外購藥物需要醫生處方,處方上的藥品名稱和數量必須與購買記錄一致。患者自己購買的保健品或無關藥品不能計入賠償。
住院費以醫院通知為準。患者收到出院通知后繼續住院的費用需要自己承擔。比如醫生通知周三出院,但患者拖到周五才離開,多出的兩天費用不能索賠。
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方法
賠償金額分三種情況計算。第一種情況針對60歲以下傷者,計算公式是:傷殘等級比例×當地年度居民收入×20年。比如十級傷殘按10%計算,當地年收入5萬元,賠償額就是5萬×10%×20年=10萬元。
第二種情況針對60歲以上老人,計算公式調整為:傷殘等級比例×當地年度收入×(20年-超出60歲的年數)。比如65歲老人同樣十級傷殘,計算式變為5萬×10%×15年=7.5萬元。
第三種情況針對75歲以上老人,計算公式改為:傷殘等級比例×當地年度收入×5年。比如80歲老人十級傷殘,賠償額是5萬×10%×5年=2.5萬元。
特殊情況下可以調整賠償標準。如果傷殘未影響實際收入,或者低等級傷殘卻嚴重影響工作,當事人可以申請重新核定賠償金額。比如鋼琴家手指受傷導致職業受限,即便傷殘等級不高,也可以要求提高賠償比例。
事故后的處理注意事項
肇事者逃逸將面臨刑事處罰。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,逃逸司機可能被吊銷駕照甚至追究刑事責任。傷者應第一時間報警并保存現場證據。
遇到賠償糾紛時建議分三步處理。第一步收集醫療票據、收入證明、傷殘鑒定等材料。第二步與保險公司和責任方協商,注意保留溝通記錄。第三步協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訴,訴訟時效為事故發生日起三年。
需要特別注意三類費用爭議。第一是后續治療費,可以在實際發生后另行主張。第二是護理依賴費用,完全喪失自理能力者可獲長期護理費。第三是精神損害賠償,法院會根據傷殘等級和當地標準酌情判定。
傷者可通過三種途徑維權。一是自行協商,適合責任明確的小額賠償。二是申請交警調解,需雙方共同提出書面申請。三是民事訴訟,適用于重大傷亡或復雜案件。訴訟時建議委托專業律師,律師費可列入索賠范圍。
賠償金額的七個影響因素
責任劃分比例直接影響最終賠償。全責方承擔100%賠償,主責方通常擔70%,同等責任各擔50%,次責方擔30%。無責任方不需賠償但可主張車損賠償。
傷者戶籍影響賠償標準。城鎮居民按城鎮人均收入計算,農村戶籍需證明連續一年在城鎮工作生活,才能適用城鎮標準。比如農村戶口但在城市打工者,需提供暫住證和工資流水。
傷殘等級鑒定是關鍵環節。需在治療終結后向有資質的機構申請鑒定,常見鑒定項目包括關節活動度、神經功能、容貌毀損等。對鑒定結果不服可在15日內申請重新鑒定。
收入證明決定誤工費數額。有固定收入者需提供工資單和納稅證明,無固定收入按行業平均工資計算。退休人員原則上不賠誤工費,但能證明仍在工作者除外。
被扶養人范圍有嚴格限定。需提供戶籍證明和撫養關系證明,未成年人計算至18周歲,老人計算至80周歲。多個撫養人時賠償金按人數均分。
地方標準每年更新賠償基數。需查詢受訴法院所在地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,不同省份差異較大。比如2025年北京市城鎮人均收入為84038元,河南省為49283元。
訴訟策略影響獲賠效率。起訴時可將司機、車主、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。訴前財產保全可防止責任方轉移資產。選擇管轄法院時,事故發生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均可受理。
保險公司的賠付規則
交強險賠償限額為20萬元。其中醫療費限額1.8萬元,死亡傷殘限額18萬元,財產損失2000元。多個傷者時按比例分配限額。
商業三者險按責任比例賠付。投保100萬三者險的車輛,在全責情況下最高賠100萬。保險公司對自費藥部分通常扣除10-20%免賠率。
保險公司拒賠的四種情形。一是駕駛人無證或酒駕,二是車輛未年檢,三是故意制造事故,四是事故后未及時報案。但交強險仍需在責任限額內墊付搶救費用。
理賠材料需要完整準備。包括事故認定書、醫療票據、用藥清單、傷殘鑒定書、收入證明、戶籍證明等。涉及被扶養人需提供出生證明或親屬關系公證。
理賠糾紛的解決方式。可向銀保監會投訴,或申請保險糾紛調解委員會調解。對理賠結果不服的,可在收到理賠決定書60日內向法院起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