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禍被撞了怎么賠償_車禍被撞處理的正確流程
# 車禍受傷后如何獲得合理賠償
## 一、賠償項目包含哪些內容
發生車禍后,受傷人員可以獲得的賠償分為三大類。第一類是治療費用,包括醫院治療費、藥物費、檢查費。第二類是收入損失,比如因受傷不能上班的工資損失,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。第三類是特殊支出,比如需要專人護理的護理費,轉院治療的交通費。
如果傷者落下殘疾,還能獲得額外賠償。這部分包括購買輪椅或假肢的費用,重新學習工作技能的花費。對于完全失去勞動能力的人,賠償還包括需要贍養的家庭成員生活費。
最嚴重的情況是事故導致死亡。這時賠償包含喪葬費用,家屬處理喪事的誤工費,以及死者生前撫養親屬的生活費。每個地區的具體賠償標準會有差異。
## 二、責任認定決定賠償比例
交警會在事故現場進行詳細調查。他們會測量剎車痕跡,查看監控錄像,詢問目擊證人。根據這些證據制作責任認定書,這份文件會寫明哪方負主要責任,哪方負次要責任。
賠償金額按照責任比例計算。比如對方承擔70%責任,就需要支付總賠償金的70%。但要注意的是,如果肇事司機存在酒駕、逃逸等違法行為,可能需要承擔全部責任。
保險公司先進行賠付。交強險最多能賠20萬元醫療費和死亡傷殘費,財產損失賠2000元。如果損失超過這個數額,就要用商業三者險繼續賠償。仍有不足的部分,由責任方自己承擔。
## 三、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
醫療費需要醫院開具正式發票。住院期間每天伙食費按當地公務員出差標準計算。誤工費根據傷者最近半年的工資流水確定,沒有固定工作的按行業平均工資計算。
殘疾賠償金有統一計算公式。用當地居民年收入乘以傷殘系數,再乘以20年。比如十級傷殘系數是10%,九級是20%,以此類推。60歲以上老人每年減少計算年數。
被撫養人生活費按人數分攤。未成年的孩子計算到18歲,老人計算到80歲。每月生活費標準參照當地低保線。同時要提供親屬關系證明和撫養義務證明。
## 四、法律規定的賠償依據
《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》第十七條是主要法律依據。這條規定把賠償分為三個層次:基本治療賠償、殘疾賠償和死亡賠償。每個層次都列出了具體的賠償項目。
治療期間的賠償包含七項內容。除了看得見的醫療費、交通費,還包括看不見的營養費。需要醫院出具證明,說明需要加強營養的具體天數。
殘疾賠償包含后續治療費用。比如骨折后每年需要復查的費用,皮膚燒傷需要整形手術的費用。這些都要在首次賠償時預估清楚,最好請專業機構做鑒定。
## 五、索賠的具體步驟
第一步是立即報警并送醫。要保存好所有醫療單據,包括急救車收據、掛號單、檢查報告。每天記錄治療過程,拍下傷口變化照片。
第二步在治療結束后做傷殘鑒定。選擇司法局備案的鑒定機構,帶齊所有病歷資料。鑒定報告要明確傷殘等級和后續治療建議,這是計算賠償的關鍵依據。
第三步與責任方協商賠償。列出所有賠償項目計算清單,附上證明材料。如果對方保險公司推諉,可以直接起訴到法院。注意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是三年。
遇到賠償糾紛時不要私下和解。很多傷者不知道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,這項賠償在構成傷殘的情況下,一般能獲得五千到五萬元不等。建議咨詢專業律師,他們熟悉賠償項目的計算技巧,能幫您爭取最大權益。比如農村戶口在城鎮連續居住滿一年的,可以按城鎮標準計算賠償,這項規定很多人都不了解。
賠償談判要注意細節。護理費需要醫院開具護理證明,轉院治療要有原醫院出具的轉診單。使用進口藥品或器械時,要提前與保險公司溝通,否則可能無法報銷。掌握這些技巧,才能確保獲得完整賠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