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車撞后可以要求哪些賠償_被車撞能要求賠償哪些
被車撞后能獲得哪些賠償?
交通事故發生后,受害者可以要求兩方面的賠償。第一方面是人身傷害賠償,第二方面是財產損失賠償。這兩個賠償項目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。
人身傷害賠償包括治療期間的費用和后續補償。醫療費是最基本的賠償項目,需要醫院提供的收費單據。這些單據包括藥費、住院費等。還要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來確認。如果對方質疑治療費用,需要自己提供證據證明費用的必要性。
誤工費是指因為受傷不能工作產生的收入損失。需要提供工資單或收入證明。護理費是照顧傷者產生的費用,通常按護工的市場價計算。交通費是往返醫院產生的合理車費,需要保留打車票或公交票。
住院期間每天有伙食補貼,標準參照當地規定。醫生建議加強營養時,可以要求營養費。如果受傷導致殘疾,需要支付殘疾賠償金。具體金額根據殘疾等級確定,還要賠償輪椅等輔助器具的費用。如果有需要撫養的家屬,肇事方要支付他們的生活費。
造成死亡的情況,賠償包括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。喪葬費按實際支出計算,死亡賠償金按當地居民收入標準計算。財產損失賠償主要是車輛維修費,需要提供修理廠開具的發票。如果車輛完全損壞,可以要求賠償同等價值的購車款。營運車輛還能索賠停運損失,私家車可以要替代交通工具的費用。
交通事故賠償的法律依據
民法典第1179條明確規定人身傷害賠償范圍。這個條款列出醫療費、護理費、交通費等基本項目。同時說明殘疾和死亡情況下的額外賠償。司法解釋對賠償標準作出詳細規定,例如醫療費計算要參考醫院單據。
關于財產損失,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12條列出四種賠償情況。包括修車費、車輛重置費、停運損失和替代交通費。每個項目都有具體認定標準,例如替代交通費不能超過合理范圍。
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6條規定醫療費認定方法。強調要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,后續治療費可以單獨起訴。但能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,可以一次性索賠。
開車撞人重傷要承擔哪些責任?
造成他人重傷的交通事故,責任認定要看具體情況。首先要判斷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。這個罪名的認定有三個關鍵條件:違反交通法規、造成重大后果、存在因果關系。
常見的違法行為包括酒駕、無證駕駛、超速等。如果因為這些行為導致一人重傷,并負事故主要責任,就會構成犯罪。量刑一般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如果有逃逸情節,刑期會增加到三年以上。
特殊加重情節會提高刑罰。比如造成三人以上重傷,量刑升到三到七年。如果逃逸導致傷者得不到救治死亡,刑期可能超過七年。這些規定在刑法第133條有明確說明。
責任認定的關鍵證據
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書是最重要的證據。這份文書會劃分事故責任,直接影響賠償和量刑。現場監控錄像、行車記錄儀資料也很關鍵。證人證言能幫助還原事故過程,車輛檢測報告可以證明機械故障。
傷情鑒定決定賠償金額,傷殘等級影響殘疾賠償金計算。血液檢測能確認是否酒駕,手機記錄可查是否開車用手機。保留好醫療票據、修車發票等所有費用證明。
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
交強險是必須首先申請的賠償。醫療費賠償限額為1.8萬元,財產損失2000元。超過部分要申請商業險理賠。要注意理賠時效,通常事故發生后兩年內要申請。
保險拒賠的情況包括酒駕、無證駕駛等違法行為。故意制造事故騙保要負刑事責任。與保險公司協商不成時,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或起訴。
事故處理常見問題解答
私了協議要寫明所有賠償項目,最好有見證人。簽訂后一般不能反悔,但傷殘情況變化可以追加索賠。對方不賠償時,可以申請財產保全,凍結其資產。
索賠時效為人身傷害一年,財產損失三年。從事故認定書出具日起算。外地事故可以在居住地法院起訴,方便受害人維權。收集證據時要注意拍攝現場全景照片,記錄對方車牌和保險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