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禍主次責任賠償金怎么算_車禍主次責任賠償流程
五步看懂車禍賠償與責任認定
一、不同情況下的賠償比例計算
車禍賠償金額的確定與責任劃分密切相關。在具體操作中需要區分不同情況處理:
第一種情況是兩輛機動車相撞。如果雙方都購買了交強險,保險公司會先在保險額度內互相賠償。超過保險額度的損失,主要責任方承擔70%,次要責任方承擔30%。比如兩輛車修理費共需10萬元,交強險賠付了8萬元,剩下的2萬元由主責方付1.4萬元,次責方付0.6萬元。
第二種情況是機動車撞到行人或自行車。機動車方必須先用交強險全額賠償對方。超出保險的部分,機動車主責方要承擔80%,次責方承擔40%。假設醫療費共計15萬元,交強險賠付了12萬元,剩余3萬元由機動車主責方付2.4萬元。
第三種情況是行人或非機動車之間的碰撞。這種情況直接按主責70%、次責30%劃分。例如兩位騎電動車的人相撞產生5萬元損失,主責方需要支付3.5萬元。
特別要注意的是,如果機動車沒買保險或司機逃跑,傷者的急救費用會由社會救助基金先墊付。但這個基金事后會向責任人要回墊付的錢。
二、法律規定的賠償標準
我國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六條對賠償規則有明確規定:
1.機動車之間的事故,由有過錯的一方賠償。雙方都有過錯的,按過錯比例分擔。比如追尾事故中后車全責,就要承擔全部賠償。
2.機動車與行人發生事故時,除非能證明行人故意撞車,否則機動車都要承擔責任。即使行人有過錯,機動車最少也要承擔10%的賠償。例如行人闖紅燈被撞,經認定行人負主要責任,機動車仍需賠償總損失的10%。
三、賠償包含哪些項目
賠償費用主要包括七大類:
1.車輛修理費:根據4S店或修理廠的維修單據計算
2.醫療費用:包含住院費、手術費、藥品費等
3.誤工補償:按實際誤工天數和收入證明計算
4.護理費用:根據醫院開具的護理證明確定
5.交通費:提供就醫往返的車票等票據
6.住宿費:外地就醫產生的合理住宿開支
7.營養費:按醫囑確定的營養補充費用
四、責任認定流程和時間
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處理賠償的重要依據。它的出具時間分三種情況:
1.普通事故:交警現場勘查后10天內出具
2.肇事逃逸案:找到逃逸方后開始計算時間
3.需要檢驗的事故:檢驗報告出來后5天內完成
認定書必須寫明事故時間、地點、傷亡情況和責任劃分。拿到認定書后要注意三點:一是3天內會收到書面通知,二是可以申請復核,三是要在收到后10天內申請調解。
五、常見問題解答
1.對方沒保險怎么辦?
可以先向自己的保險公司索賠,保險公司會代位追償。如果對方確實無力賠償,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。
2.對責任認定不服怎么辦?
收到認定書3天內可以申請復核,需要準備新的證據材料。比如提供監控錄像證明自己無責。
3.賠償協議要注意什么?
協議要明確賠償金額、支付方式和期限。最好通過交警部門或法院見證簽訂,避免事后糾紛。
4.傷殘賠償怎么計算?
需要先做傷殘等級鑒定。十級傷殘賠償標準為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×20年×10%,每增加一級增加10%。
5.精神損失費能要嗎?
造成嚴重傷殘或死亡的可以主張。一般不超過總賠償金的30%,需要提供精神損害證明。
通過這五個方面的說明,我們可以清楚了解車禍處理的基本流程。遇到事故要記住三個要點:及時報警、保存證據、按程序處理。了解這些知識能更好維護自身權益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