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禍挫傷有營養費嗎_車禍之后營養費怎么算
【車禍受傷能要營養費嗎?】
發生車禍導致身體受傷時,傷者可以向責任方要求支付營養費。但能不能拿到這筆錢要看具體的情況。醫生開的證明很重要,如果醫院出具了需要加強營養的書面建議,就能作為索賠的依據。
每個地方的賠償標準不一樣,主要看受傷的嚴重程度和當地的生活水平。比如手指擦傷和骨折需要的營養費肯定不同。一般情況下每天能拿到20到50元,具體數額要結合醫療記錄和事故責任認定書來算。
【營養費賠償怎么算?】
賠償金額不是自己隨便說的,需要拿出實實在在的證據。最重要的證據是醫院的診斷書,上面要寫清楚需要加強營養的天數和具體建議。比如醫生寫明"建議加強高蛋白飲食三個月",這三個月就能算進賠償期。
如果對賠償金額有爭議,可以找專業機構做鑒定。鑒定人員會根據傷情恢復情況、年齡、體質等因素給出建議。比如老年人恢復慢,可能需要更長的營養補充期,賠償天數就會增加。
【工傷五級能賠多少錢?】
被認定為五級工傷的勞動者能拿到六項賠償。第一是醫療費,按醫保報銷后的自費部分計算。第二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,按18個月工資發。比如月薪5000元,這部分能拿9萬元。
第三項是傷殘津貼,每月發工資的70%。如果單位安排不了合適工作,這筆錢要一直發到退休。第四是停工留薪工資,養傷期間單位要按原工資發錢,最多不超過12個月。
第五項是住院伙食補貼,按出差標準的70%算。比如單位出差每天補100元伙食費,住院期間每天能拿70元。第六項是外地就醫費用,包括車票、住宿費,按出差標準全額報銷。
【工資計算要注意什么?】
工傷賠償中的"本人工資"不是實發工資,而是社保繳費工資。比如實際月收入1萬元,但單位按5000元交社保,就按5000元算。這個數不能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,也不能低于60%。
舉個例子,某地平均工資6000元。某人月薪2萬元,計算時只能按1.8萬元算(6000×3)。如果月薪3000元,就要按3600元算(6000×60%)。這個規定是為了平衡高低收入者的權益。
【醫院有醫療事故保險嗎?】
大醫院買保險的多,小醫院買的少。公立醫院比私立醫院買的少,因為公立醫院賠償用的是財政資金。北京、上海的三甲醫院超過80%買了醫療事故險,縣城醫院可能不到30%。
保險分兩種,一種是醫院買的團體責任險,一種是醫生買的個人職業險。國內現在主要推的是醫院集體投保,一年保費從幾萬到上百萬不等,看醫院規模和風險等級。
【保險怎么影響賠償?】
有保險的醫院處理事故更快。比如需要賠50萬,保險公司7個工作日內就能打款。沒保險的醫院要走財政審批,可能要等3個月以上。但這不影響患者要錢,該賠多少還是多少。
保險賠償金有兩個用途,一是直接賠給患者,二是支付律師費、鑒定費。有的保險還包含危機處理服務,出現糾紛時保險公司會派專員協助溝通。
【遇到醫療事故怎么辦?】
第一步要封存病歷,必須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完成。患者本人、家屬或律師到場,和醫院代表共同密封病歷袋,雙方在封條上簽字。這個原始病歷是維權的關鍵證據。
第二步是做醫療鑒定。市級醫學會負責首次鑒定,收費3500元左右。如果不服結果,15天內可申請省級鑒定,收費5500元。鑒定會需要雙方到場陳述,專家現場提問。
【打官司要注意哪些事?】
起訴狀要寫清賠償項目,別漏掉后續治療費。比如手術后的康復訓練、疤痕修復這些都要列出來。精神損失費現在能要到,一般按傷殘等級算,十級5000元起步,每加一級多5000元。
開庭時要重點說清楚醫院錯在哪。比如該做的檢查沒做,該用的藥沒用,或者手術操作不規范。要提前找好醫學教科書、診療規范當證據,證明醫院沒按標準流程來。
【怎么預防賠償糾紛?】
買車險要加第三者責任險,建議保額買到200萬以上。這樣出車禍時,保險公司能墊付醫療費。工傷保險要確認單位按時足額繳費,工資條和社保單要保存好。
去醫院看病要留存所有單據,連掛號條都不能丟。做重要檢查前記得拍照,比如拍下CT機的型號、操作人員工牌。手術同意書要逐條看明白再簽字,有疑問當場問清楚。
【賠償金怎么計算?】
營養費、護理費都有計算公式。營養費=當地標準×天數,護理費=護工工資×護理期。誤工費要提供工資流水,自由職業者按行業平均工資算。交通費憑打車票報銷,私家車按每公里1.5元算。
傷殘賠償金最復雜,要用到公式:當地居民年收入×20年×傷殘系數。五級傷殘系數是0.6,比如當地年收入5萬元,能拿5萬×20×0.6=60萬元。55歲以上每大1歲減1年,75歲以上按5年算。
【找律師要注意什么?】
選律師要看專業方向,交通事故找處理過上百起車禍案的,醫療糾紛找有醫學背景的。別信"保證打贏"的承諾,正規律師都會分析風險。收費要簽合同,勝訴費不能超過30%。
咨詢時要帶齊所有材料,事故認定書、病歷本、工資單這些原件都要帶。做風險代理的話,前期費用可以商量分期付。和律師溝通時要錄音,重要事項要發郵件確認。
【調解和訴訟哪個好?】
小金額走調解快,比如5萬以內的營養費糾紛,調解委員會1個月就能解決。大金額建議起訴,雖然要半年時間,但判決書有強制力。要注意訴訟時效,人身傷害賠償的時效是3年。
調解書和判決書效力一樣,對方不履行都能申請強制執行。區別是調解書不能上訴,簽之前要想清楚。重大案件最好先起訴,在法院主持下調解,這樣調解書加蓋法院公章更有保障。
【賠償金要交稅嗎?】
法律規定的賠償金都不用交稅。包括醫療費、誤工費、殘疾賠償金這些,打到賬戶時不用扣個稅。但要注意付款方要注明款項性質,比如寫"交通事故賠償款"。
如果是私下簽的賠償協議,最好去公證處公證。特別是分期付款的情況,公證后對方不付款可以直接強制執行。公證費一般按賠償金的0.3%收,比如50萬賠償金交1500元公證費。
【領賠償款要注意什么?】
重傷患者要辦監護手續,意識不清的需要法院指定監護人。未成年人領賠償款要存定期,父母不能隨意動用。超過50萬的賠償金建議設立信托,分批次支取保障后續生活。
收款賬戶要確保安全,最好單獨開立新卡。別用信用卡接收賠償款,可能被誤認為還款。如果是外匯賠償款,要提前在銀行備案,提供事故相關文件才能入賬。
【賠償協議怎么寫?】
要寫明七個要素:事故時間地點、雙方身份信息、賠償總金額、支付方式、違約責任、糾紛解決方式、簽字日期。重要條款要用加粗字體,比如"付清全款后放棄所有索賠權利"。
千萬別寫"一次性了結"這種模糊表述,要具體列出賠償項目。比如寫明"包含醫療費、護理費、營養費、交通費、誤工費、傷殘賠償金、精神撫慰金等所有費用"。每個數字都要大寫,比如"伍萬叁仟元整"。
【特殊情況怎么處理?】
對方耍賴不賠時,可以申請財產保全。比如知道肇事者有套房,馬上讓法院查封。訴訟費勝訴后能退回,保全費需要自己先墊付。找不到責任人的話,可以找道路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。
如果肇事者坐牢了,照樣要賠錢。刑事判決書里會寫賠償數額,出獄后還要繼續還。發現對方轉移財產要及時舉報,法院可以追回并司法拘留15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