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損害賠償_交道事故賠償后,受害者是否需要結案
《人身損害賠償新規五大變化解讀》
一、賠償范圍覆蓋治療全過程
最新出臺的人身損害賠償規定明確了三種賠償類型。第一種是普通受傷的情況,受害者可以申請七種費用補償。這些費用包括看病花的錢、不能工作造成的收入減少、請人照顧的費用、來回醫院的交通費、外地治療需要的住宿費、住院期間的伙食補貼、醫生要求補充營養的費用。
比如有人被電動車撞傷需要住院兩周。他除了能報銷醫藥費,還能要求對方支付這兩周沒上班的工資損失。如果家屬從外地趕來照顧產生的車票錢和住宿費,這些也在賠償范圍內。住院期間每天30元的伙食補助,醫生開的營養品費用,都可以列入賠償清單。
二、傷殘賠償新增關鍵項目
當受傷導致殘疾時,賠償項目比普通受傷多出五項。除了前面說的七項基本費用,還能獲得殘疾補助金、購買輪椅等輔助器具的費用、需要贍養家人的生活費、康復訓練期間產生的費用、出院后后續治療的開支。
特別要注意的是新增加的康復費和后續治療費。比如骨折患者出院后需要做三個月的理療,每次理療200元,這筆錢現在可以要求賠償。之前規定中的"殘疾者生活補助費"改成了"殘疾賠償金",賠償標準從按最低工資計算改為按居民人均收入計算,這對受害者更有利。
三、死亡案件包含多項補助
最嚴重的情況是受害人死亡,賠償范圍包含六個部分。除了基本的醫療費用,還要支付喪葬費、被扶養人生活費、死亡補償金。家屬辦喪事產生的合理開支也能索賠,比如外地親屬趕來的車費、訂不到車票多住的賓館費用、請假處理喪事被扣的工資。
假設工地發生事故導致工人死亡,家屬可以獲得以下賠償:醫院搶救期間花費、殯儀館火化費用、死者父母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(計算20年)、當地標準的死亡賠償金。如果三個子女從不同城市趕來,他們買車票的錢和請假三天的工資損失,這些都可以要求賠償。
四、精神損害單獨列出
新規定專門列出精神損害賠償條款。無論是受傷、殘疾還是死亡案件,只要對受害者或其家屬造成嚴重精神打擊,都可以申請精神撫慰金。這個錢需要單獨提出申請,法院會根據傷害嚴重程度、當地經濟水平來判定具體金額。
比如年輕女孩因車禍面部留下永久疤痕,雖然傷殘鑒定是九級,但她因此患上抑郁癥無法工作。這種情況除了身體傷殘賠償,還可以主張5-10萬元的精神損害賠償。法官會考慮疤痕位置、治療過程、對婚戀的影響等因素來決定具體數額。
五、新舊規定對比看變化
這次修改主要有三個重點變化。首先是增加了康復費和后續治療費,這兩個項目以前經常引發糾紛。比如植皮手術后的疤痕修復治療,過去法院可能不認可,現在有了明確依據。其次是調整了殘疾賠償的計算方式,用居民人均收入代替最低工資標準,大城市受害者賠償金可能翻倍。
最后是統一了精神損害賠償標準。以前各地判決差距很大,有的地方只判幾千元,有的判幾十萬。現在雖然沒規定具體數額,但要求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,避免同案不同判的情況。比如上海和縣城的精神損害賠償,會根據當地平均收入保持合理差距。
這些變化讓賠償范圍更全面,計算方式更合理。普通老百姓需要注意,發生事故后要及時保存醫療票據、單位開的收入證明、購買輔助器具的發票。涉及傷殘的情況,要在規定時間內做傷殘鑒定,超過時限可能影響賠償。新規實施后,受害者能獲得更充分的保障,但也要注意法律規定的申請程序和舉證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