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怎樣劃分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
#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處理指南
## 一、判斷事故責任的三個關鍵點
交警判定事故責任時會看三個因素。第一要看當事人有沒有違反交通規則。比如闖紅燈、超速行駛都屬于違規行為。第二要確認違規行為和事故之間有直接聯系。比如司機醉酒駕駛導致撞車,這兩個事情有明顯關聯。第三要評估違規行為對事故的影響程度。比如兩輛車相撞時,一方超速而另一方正常行駛,超速方的影響更大。
根據交通法規,事故責任分為四種類型。第一種是全部責任,指事故完全由一方的錯誤引起。第二種是主要責任,指一方的錯誤對事故影響更大。第三種是同等責任,指雙方錯誤的影響差不多。第四種是次要責任,指錯誤對事故影響較小。
## 二、四種責任類型的具體區別
全部責任常見于單方事故。比如司機開車時玩手機撞上護欄,這種情況司機要負全責。主要責任通常出現在雙方都有過錯的事故中。比如一輛車闖紅燈,另一輛車超速,闖紅燈的車輛通常負主要責任。
同等責任適用于雙方過錯相當的情況。比如在十字路口,兩輛車都沒注意觀察路況導致碰撞。次要責任適用于過錯較小的一方。比如前車突然剎車,后車因跟車距離不足追尾,前車可能負次要責任。
## 三、事故現場處理五步驟
發生事故后要立即停車。車輛保持原地不動,打開雙閃警示燈。第二步放置三角警示牌。城市道路要放在車后50米,高速公路放在車后150米。第三步檢查人員受傷情況。發現傷者要立即撥打120,不要隨意移動傷員。
第四步拍攝現場照片。要拍車輛位置、剎車痕跡、散落物等關鍵信息。第五步聯系交警和保險公司。交警電話是122,報警時要說明具體位置和傷亡情況。如果車輛還能移動,要先把車挪到路邊。
## 四、處理流程的法律依據
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三種處理方式。造成傷亡的事故必須保護現場并報警。沒有傷亡且雙方無爭議的,可以拍照后撤離現場。小刮蹭事故建議先挪車再協商,避免堵塞交通。
特別注意三種情況要特殊處理。涉及酒駕的必須報警處理。有人員受傷的不能私了。對責任認定有分歧的應該等交警到場。事故車輛要保留現場痕跡,比如剎車印、車輛碎片等證據。
## 五、責任認定后的注意事項
收到責任認定書后要注意三點。第一要核對基本信息,包括時間地點、當事人信息、責任比例。第二要注意15天復核期,對認定結果不服可以申請重新認定。第三要保存好認定書原件,保險公司和法院都需要這個文件。
賠償協商要注意四個要點。醫療費憑醫院票據報銷。車輛修理費按4S店報價計算。誤工費需要單位出具收入證明。營養費、護理費要提供相關憑證。如果協商不成,可以向法院起訴。
責任認定會影響三個方面。保險公司根據責任比例賠付。刑事處罰看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。民事賠償按責任比例分擔損失。比如主要責任方承擔70%賠償,次要責任方承擔30%。
這個處理流程需要注意時間節點。交警一般10個工作日內出具認定書。保險報案要在48小時內完成。車輛扣留期限最長40天。傷殘鑒定要在治療終結后做。訴訟時效是事故發生后3年內。
遇到復雜情況建議咨詢專業人士。比如多車連環相撞、涉及特種車輛、存在證據缺失等情況。專業律師可以幫助收集行車記錄儀數據、調取監控錄像、計算賠償金額。通過法律途徑能更好維護自身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