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樣算逃逸
五問交通事故逃逸責任認定
一、怎樣才算構成肇事逃逸?
發生交通事故后,如果司機為了逃避責任開車離開現場,這種行為就構成肇事逃逸。法律規定明確指出,駕駛員在事故后故意逃離現場,目的就是躲避法律追究。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交通法規,還會加重事故責任。
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》第一百一十二條專門對逃逸行為作出定義。條款寫明,當事人逃離現場或者把車輛遺棄在現場后躲藏起來,都屬于逃逸行為。這里包含兩種主要情況:一是駕駛車輛離開,二是棄車逃跑。
二、交警如何處理逃逸案件?
公安機關接到逃逸案件報案后,必須立即啟動應急預案。交警部門會組織專門辦案小組,在管轄區域內設置檢查點。現在全國聯網的車輛監控系統會自動識別可疑車輛,幫助快速鎖定逃逸者位置。
根據規定第四十三條,各地交警都要制定詳細的逃逸案件處理方案。這些方案包含道路布控、警力調配等具體措施。辦案人員可以調取沿路監控,走訪目擊者,收集車輛碰撞殘留物等證據。
三、協查通報有什么作用?
當逃逸車輛難以追蹤時,交警部門會發布協查通告。通告里要寫明事故發生時間、地點、車輛特征等信息。第四十四條規定,通告可以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,也可以向其他地區公安機關請求協助。
發布通告需要注意三個要點:第一要準確描述車輛外觀,比如顏色、品牌、車牌號;第二要說明逃逸方向,幫助其他地區設置檢查點;第三要留下聯系方式,方便群眾提供線索。
四、軍車逃逸怎么處理?
遇到軍車或武警車輛涉嫌逃逸的情況,處理流程有所不同。普通交警不能直接調查軍車,必須通報所屬部隊的保衛部門。部隊內部有專門處理這類事件的機構,他們會配合地方交警開展調查。
這種特殊處理方式基于軍隊管理的獨立性。但法律規定明確要求,部隊接到通報后必須積極協助。地方交警可以提供現場證據、監控錄像等材料,由軍方依法處理涉事軍人。
五、逃逸行為有什么后果?
被認定為逃逸的駕駛員要承擔更嚴重的法律后果。首先在事故責任認定中,逃逸方通常會被判定全責。即使事故本身責任不明確,逃逸行為也會導致責任加重。
其次保險公司可能拒絕理賠。商業保險條款明確規定,肇事逃逸屬于免責情形。最后還要面臨行政處罰,駕駛證會被吊銷且終身禁駕。如果造成人員傷亡,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。
遇到交通事故時,駕駛員應該立即停車報警。留在現場配合調查才是正確選擇。如果擔心受到傷害,可以轉移到安全區域,但必須及時通知交警。對于責任認定有疑問的,可以申請復核或者尋求專業法律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