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逃逸賠償后還要承擔刑事責任嗎_交通逃逸賠償金額
交通事故逃逸后賠錢就能不坐牢嗎?五件事必須知道
一、賠錢后還要坐牢嗎?
交通事故發生后,很多人以為賠錢就能解決問題。這個想法不對。法律把賠錢和坐牢分開處理。如果事故嚴重到構成犯罪,賠錢只能解決賠償問題,不能代替坐牢。
舉個例子,小王開車撞傷人后逃跑。事后他賠了傷者20萬,但法院還是判他坐牢1年。這說明賠錢不能抵消刑事責任,但積極賠償可以讓刑期縮短。
二、法律怎么規定的?
刑法第36條說得很清楚。犯罪的人既要坐牢又要賠錢。如果肇事者的錢不夠同時交罰款和賠受害人,法律規定必須先賠受害人。
比如老張撞壞別人店鋪,要賠50萬還要交30萬罰款。但他只有60萬存款,這時候必須先賠店鋪50萬,剩下的10萬交罰款。這個規定保護了受害人的權益。
三、什么情況算犯罪?
根據司法解釋,出現這些情況要坐牢:
1. 撞死1人或重傷3人以上,且負主要責任
2. 撞死3人以上且責任相同
3. 造成30萬以上損失賠不起
特別要注意的是,撞傷人后逃跑直接構成犯罪。去年有個案例,小李撞傷路人后送醫,途中害怕處罰逃跑,最后被認定肇事逃逸判刑2年。
四、賠錢會影響判刑嗎?
賠錢確實對判決有影響。法官會考慮三個因素:
1. 有沒有主動賠錢
2. 賠錢是否及時
3. 受害人是否諒解
2023年有個典型案例。肇事者當場報警,兩小時內籌到醫療費,獲得家屬諒解,最終判了緩刑。相反,拖延賠償的肇事者通常會被重判。
但要注意,賠錢只是減刑因素,不是免罪金牌。重大事故就算賠錢也要坐牢。比如去年某富二代醉駕致2人死亡,雖然賠了500萬,仍被判刑5年。
五、常見誤區和真實案例
誤區1:私下和解就不用坐牢
真相:刑事犯罪由檢察院起訴,私下和解只能影響量刑。就像前年網紅酒駕案,雖然和傷者簽了和解協議,還是被判刑6個月。
誤區2:保險公司賠錢就算自己賠了
真相:法院要看肇事者本人態度。有個案例中,肇事者讓保險公司處理,自己不出面,最后沒獲得從輕處罰。
誤區3:送醫后逃跑不算逃逸
真相:只要是為逃避責任離開都算逃逸。有司機送傷者到醫院門口就跑,依然被認定逃逸。
真實案例:2022年外賣騎手撞倒老人案。騎手立即報警并墊付醫藥費,全程配合調查。雖然老人重傷,但獲得諒解后,法院判了緩刑。這體現積極處理的重要性。
重要提醒:
事故處理記住三要三不要:
要立即報警
要保護現場
要及時救助
不要移動車輛
不要逃避責任
不要私下逃逸
最后要記住,每個案件情況不同。遇到事故要找專業律師咨詢。比如去年有個司機以為自己是次要責任沒報警,結果因現場變動被認定全責。專業指導能避免這類錯誤。
(全文共218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