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否能夠起訴_交通責任認定書可訴嗎
#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常見問題解析
## 一、責任認定書能不能打官司
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能直接告到法院。但當事人可以申請重新審核。這是因為責任認定書本身不是政府部門的決定文件,而是處理賠償時的重要參考材料。對認定結果不滿意時,不能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。
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》第七十一條寫明,當事人對認定書有異議,可以在收到文件后三天內提交書面復核申請。超過三天再申請,相關部門不會受理,并會發書面通知說明情況。
## 二、道路標線缺失時的責任劃分
在缺少中心線和機動車道分界線的路段,車輛行駛位置直接影響事故責任判定:
1. 路面寬度超過14米時:
- 非機動車需在兩側各3.5米范圍內行駛
- 機動車應在中間剩余路面行駛
違反規定的一方通常負主要責任
2. 路面寬度10-14米時:
- 機動車需在中間7米范圍內行駛
- 非機動車使用兩側剩余空間
越線行駛將承擔主要責任
3. 路面寬度6-10米時:
- 普通非機動車需在兩側各1.5米內行駛
- 三輪車、殘疾人車可在兩側2.2米內行駛
- 機動車使用中間剩余路面
不按規定行駛將負主要責任
4. 路面不足6米時:
所有車輛都應靠右側順序行駛
占道行駛導致事故需承擔主要責任
## 三、行人通行規則與責任認定
在人行道缺失的路段:
- 行人應在道路兩側1米范圍內行走
- 在行車道行走引發事故需承擔部分責任
機動車經過無斑馬線路段時:
- 必須主動避讓橫穿道路的行人
- 未避讓導致事故通常負主要責任
- 附近有斑馬線但行人未使用時
雙方可能承擔同等責任
## 四、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事故判定標準
1. 越線行駛情況:
- 機動車騎跨中心線撞上對向非機動車
雙方通常負同等責任
2. 變道引發事故:
- 非機動車因前方受阻進入機動車道
后車未避讓負主要責任
- 機動車臨近時突然變道
可能判定雙方同等責任
3. 專用車道事故:
- 在有隔離帶的道路
機動車追尾非機動車負主要責任
- 夜間事故可能判定同等責任
4. 公交站區域事故:
- 非機動車在站臺30米范圍內
與上下車乘客碰撞負同等責任
- 乘客奔跑上下車負主要責任
- 公交車未靠邊停車負次要責任
## 五、特殊場景責任劃分要點
1. 斑馬線事故:
- 機動車在斑馬線撞正常行人負全責
- 行人偏離斑馬線可減輕機動車責任
2. 復核申請要點:
- 須在收到認定書3天內提交書面申請
- 超期申請將不被受理
- 復核不改變結果可考慮民事訴訟
3. 證據保存建議:
- 現場照片要包含道路標線和車輛位置
- 記錄目擊者聯系方式
- 及時調取監控錄像
4. 保險理賠關聯:
- 責任認定直接影響理賠比例
- 次要責任方通常承擔30%-40%損失
- 全責方需承擔全部賠償
重要提示:事故認定書雖不能直接起訴,但在民事賠償訴訟中具有關鍵證據作用。對認定結果有異議時,建議在復核階段提供新證據。涉及人員傷亡的復雜事故,應聘請專業律師協助處理。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具體案件需結合實際情況判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