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車相撞傷及第三人應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_兩車相撞導致第三車損失賠償
【事故經過】
孫某開車帶妻子去商場購物。返回路上,孫某和妻子聊天分了神。車輛經過小巷和馬路交叉口轉彎時,孫某的車撞上了陳某的微型面包車。陳某當時車速比較快,被撞后車輛失控,撞到正在騎自行車過路口的李某。李某受了重傷,孫某和陳某也受了傷,兩輛車都有損壞。交警到現場調查后認定,雙方駕駛員都有責任。
【責任判定關鍵點】
這起事故的核心問題在于:李某的受傷該由誰來負責?要搞清楚的是,李某的傷害是陳某單獨造成的,還是孫某和陳某共同造成的。
孫某開車時聊天分心,沒有做到駕駛員應盡的特別注意義務。陳某在過路口時沒有減速,也違反了交通法規。根據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六條規定,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時,有過錯的一方要承擔責任。如果雙方都有過錯,就按各自過錯比例來分擔責任。第十九條指出,當雙方違規行為對事故的影響差不多時,雙方要承擔同等責任。所以,孫某和陳某應該承擔相同的責任。
【共同侵權的兩種類型】
要確定李某的損失由誰賠償,首先要判斷孫某和陳某的行為是否構成共同侵權。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兩人是各自賠錢,還是一起賠錢。共同侵權分為兩種情況:第一種是事先商量好的共同侵權,侵權人要承擔連帶責任;第二種是沒有事先商量,但造成的損害結果無法分開算賬,侵權人也要承擔連帶責任。
【本案責任認定】
孫某和陳某互不認識,這次碰撞純屬意外。兩人沒有共同的故意或過失,但李某的受傷是兩人共同導致的,而且無法區分各自造成了多少傷害。這種情況屬于沒有事先商量的共同侵權。按照法律規定,孫某和陳某要對李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。如果其中一人多賠了錢,可以向另一人追討。
【連帶責任如何執行】
在這類事故中,受傷的第三方有權要求任一侵權人全額賠償。比如李某可以直接找孫某要全部治療費,孫某不能以陳某也有責任為理由拒絕。孫某賠完錢后,可以找陳某要回他該承擔的那一半。這種處理方式既能保護受害人及時獲得賠償,又能讓侵權人之間公平分擔責任。
【類似案件處理要點】
第一,兩車相撞傷及路人時,所有涉事司機都可能要負責。第二,乘客受傷但無法證明具體責任比例時,法院不會簡單讓雙方各賠一半,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判斷。第三,在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發生碰撞,交警會重點查看車輛速度、避讓措施和交通標志遵守情況。
這起案件提醒駕駛員,任何時候都要集中注意力。過路口必須減速觀察,聊天、看手機等行為都可能引發事故。一旦涉及第三方受傷,責任判定會更復雜。遵守交規不僅是對自己負責,也能減少對他人的傷害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