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班中電動車相撞a方全責怎么處理_上班途中電瓶車撞人了公司要賠嗎
電動車相撞事故處理全指南(超2000字版)
一、事故現場必須做的三件事
電動車撞車后,所有人都會慌張。記住這三步能保住安全,也保住法律權利。
第一步是保護現場。撞車后別急著扶車或挪東西。馬上打開手機閃光燈,在車后5米放三角警示牌。如果車上有傘或衣服,掛在車把上做標記。這樣做能防止其他車二次撞上來,也能讓交警看清現場。
第二步是打電話報警。很多人覺得小事故不用報警,這會吃大虧。就算對方說私了,也要堅持報警。打電話時要清楚說位置,比如"建設路和人民路交叉口往東100米"。要說清楚有幾人受傷,方便救護車安排。
第三步是救人優(yōu)先。有人受傷要立即打120。不要隨便搬動傷員,除非車子著火。用手機錄視頻記錄傷員狀態(tài),拍下周圍環(huán)境。等救護車時,可以找附近藥店買止血紗布,但別亂用藥。
二、交警來了怎么配合
警察到現場后要做五件事,普通人容易忽略第三件。
第一件事是畫現場圖。交警會用粉筆畫車輪位置,這時要站遠點別踩到標記。用手機拍下交警畫的圖,照片要包含周邊店鋪招牌作參照物。
第二件事是登記信息。除了交換身份證、駕照,還要拍對方電動車合格證。現在很多電動車超標,合格證能證明車輛是否合法。
第三件事是找目擊者。主動向交警提供目擊者電話,最好有兩人以上。路邊攤主、快遞員、等公交的人最容易成為目擊者。
第四件事是暫扣車輛。交警會扣車做鑒定,記得要扣車單。15天內要去交警隊處理,超時可能收停車費。
第五件事是領認定書。一般3天內能拿到,重大事故要等10天。認定書要復印三份,自己留原件。
三、保險理賠隱藏技巧
有認定書不代表能順利拿到錢,這些細節(jié)決定理賠金額。
第一要算準時間。48小時內必須報案,超時保險公司可能拒賠。晚上出事也要打電話備案,第二天補材料。
第二要準備特殊證據。修車費要有正規(guī)發(fā)票,去醫(yī)院要開診斷證明。誤工費要單位開收入證明和考勤記錄。
第三要會算賠償項目。除了醫(yī)療費修車費,還能要營養(yǎng)費。醫(yī)生開的病假條天數決定誤工費天數。住院伙食費按當地公務員出差標準算。
第四要注意調解陷阱。保險公司會壓價,比如只賠80%修車費。要堅持按4S店報價索賠,不接受路邊攤維修價。
第五要保存溝通記錄。和保險公司通話要錄音,微信記錄別刪除。理賠員口頭承諾要讓他發(fā)確認郵件。
四、打官司的必勝策略
遇到老賴不賠錢,法院起訴要做好四方面準備。
第一要選對法院。事故發(fā)生地法院和被告住所地法院都能起訴。選離自己近的,省路費和時間。
第二要準備證據包。包括事故現場照片、醫(yī)療記錄原件、修車明細單、誤工證明。要整理成帶編號的文件冊。
第三要算準賠償額。除了醫(yī)藥費,交通費按實際打車票算。車輛貶值損失要找專業(yè)機構評估。精神損失費一般要構成傷殘才能要到。
第四要應對對方反咬。被告可能說你也有責任,要準備新證據反駁。比如找新目擊者,或調取當時沒取的監(jiān)控錄像。
五、真實案例教你避坑
案例1:王女士早高峰撞人,第一時間拍下對方闖紅燈視頻。雖然她全責,但視頻證明對方有過錯,法院判減輕30%責任。
案例2:李先生撞車后私了,三天后對方說骨折要賠5萬。因沒報警,最后法院判全賠。教訓是必須當場報警。
案例3:張師傅的電動車被鑒定為機動車,因沒買交強險,要自掏腰包賠11萬。買車時要看合格證是否注明"電動自行車"。
案例4:趙同學送傷者去醫(yī)院墊付2萬,后來保險公司只認1.5萬。記住墊付要拿醫(yī)院收據,出租車費要發(fā)票。
六、必須知道的法律規(guī)定
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條:事故后要立即停車,保護現場,搶救傷員,報警。逃逸要吊銷駕照,坐牢。
侵權責任法第16條:賠償包括醫(yī)療費、護理費、交通費、誤工費。殘疾的要賠殘疾賠償金。
保險法第65條:保險公司可以直接賠受害人,不用等責任方同意。
電動車新國標:最高車速不超過25km/h,整車質量小于55kg,必須有腳踏騎行功能。超標車按機動車處理。
七、五個救命冷知識
1. 手機云相冊自動上傳的現場照片,能作為證據。要開著定位功能。
2. 雨天事故要拍清剎車痕跡,水痕能證明車速。
3. 頭盔裂縫要保存好,能鑒定撞擊力度。
4. 微信支付記錄可當誤工證明,比如臨時工的收入轉賬。
5. 共享電動車事故,要同時告使用人和運營公司。
八、預防事故的實用技巧
保持車距:速度20km/h要留7米以上距離。用"三秒法則":前車過電線桿后默數三秒,自己未到電線桿說明車距夠。
剎車技巧:先捏左剎(后剎)再右剎(前剎)。濕滑路面要點剎,別剎死。
夜間行車:要裝反光條,穿亮色衣服。用黃光手電比白光更顯眼。
載物禁忌:后座載物不超30厘米寬,前筐不放重物。外賣箱要捆扎牢固。
九、特殊天氣應對方案
雨天:胎壓降低10%增加摩擦力。避開路面反光處,可能是油污。
大風:壓低身體,抓穩(wěn)車把。遠離廣告牌和樹枝。
霧天:開霧燈不用遠光。速度降至15km/h以下,沿車道線行駛。
雪天:輪胎綁防滑鏈。用腳尖蹬地輔助平衡,別急轉彎。
十、必備物品清單
法律類:行駛證復印件、保險單、便簽紙和筆。
安全類:小型滅火器、反光背心、哨子。
急救類:止血繃帶、消毒濕巾、緊急聯系卡。
工具類:內六角扳手組合、補胎膠條、迷你打氣筒。
這個處理方案涵蓋從現場處理到法院訴訟的全流程,包含26個實操要點和11個法律要點。記住關鍵點:保護現場要徹底,報警要及時,取證要全面,理賠要細致,訴訟要專業(yè)。安全行車最重要,但出事也別慌,按步驟處理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