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駕校的教練車撞傷向誰索要賠償_被教練車撞了怎樣索賠
被駕校教練車撞傷如何索賠?你需要知道的五個重點
一、駕校必須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
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第七條規定,學員在駕駛培訓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,駕校需要承擔賠償責任。雖然撞傷人的是學員不是教練,但學員屬于駕校的培訓對象。駕校有責任保障培訓過程的安全。所以受傷者可以直接向駕校索要賠償,法院會支持這種訴求。
二、受傷后可以要求哪些賠償項目
受傷人員可以要求賠償醫療費。這包括檢查費、藥費、手術費等醫院開具的正規費用。誤工費根據實際工資和請假天數計算,需要提供單位出具的工資證明。護理費用于支付住院期間家屬或護工的照料費用,按當地護工工資標準計算。
交通費涵蓋往返醫院的打車或公共交通費用,需要保留票據。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出差標準計算。營養費需要醫生出具證明,說明需要加強營養的具體情況。
如果造成殘疾,需要賠償殘疾輔助器具費用。例如輪椅、拐杖等器械的購買費用。后續治療費包含康復訓練、二次手術等將來產生的費用。精神損失費根據傷殘等級和當地標準確定。
三、賠償金額的具體計算方法
賠償金額根據實際花費的票據確定。醫療費需要提供醫院收費單據,交通費需要公交車票或打車發票。誤工費計算時,月收入超過五千元的需要提供納稅證明。沒有固定工作的按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計算。
殘疾賠償金分為三種情況計算。第一種是60歲以下人員,計算公式為:傷殘等級比例乘以當地居民年收入乘以20年。例如十級傷殘按10%計算,一級傷殘按100%計算。第二種是60歲以上人員,計算公式為:傷殘等級比例乘以當地居民年收入乘以(20年減去超過60歲的年數)。比如65歲的人按15年計算。第三種是75歲以上人員,統一按5年計算。
四、年齡對賠償金額的影響
年齡直接影響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年限。年輕人賠償年限更長,獲得的賠償金額更高。60歲是個重要分界點,超過60歲后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計算期。75歲以上統一按5年計算,這是法律規定的上限。
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賠償標準不同。需要根據傷者的戶籍類型選擇對應的年收入數據。如果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連續居住滿一年,可以按城鎮標準計算。
五、處理事故賠償的具體步驟
第一步要立即報警并保護現場。交警會出具事故認定書,這是后續索賠的重要證據。第二步要及時就醫并保留所有醫療憑證,包括診斷書、檢查報告、繳費清單。第三步要收集收入證明,單位需出具加蓋公章的工資單和請假證明。
第四步要申請傷殘鑒定。治療終結后到指定機構做傷殘等級評定,取得正式鑒定報告。第五步要與駕校和保險公司協商賠償方案。協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訴,起訴時需要準備事故認定書、醫療票據、收入證明等全套材料。
保險公司先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,最高可賠20萬元。超過部分按責任比例分攤,駕校作為責任方需要承擔剩余賠償。如果學員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,駕校賠償后可以向學員追償,但這不影響傷者向駕校索賠的權利。
(全文共2168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