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輛出險有哪些理賠知識_車輛出險都需要什么手續
# 車險索賠被拒的五大常見原因
## 一、自行處理故障引發二次事故
今年國慶假期期間,市區居民王先生一家駕車到永嘉楠溪江景區游玩。車輛在小路上突然熄火無法啟動。王先生和家人嘗試用人力推動車輛,但由于未控制好方向,車輛滑入兩米多深的農田,導致車身嚴重受損。事后他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遭到拒絕。
保險公司指出,車輛發生故障時,車主應第一時間聯系交警或專業救援機構。人力推車存在極高風險,容易引發車輛失控或側翻事故。車險條款明確規定,只對正常行駛狀態下的車輛提供保障。車主自行采取危險操作造成的損失,屬于保險免責范圍。
## 二、故意制造事故涉嫌違法索賠
市區李某駕駛小貨車時與摩托車司機發生爭執。李某故意駕車擠壓對方車輛,導致兩車發生刮擦事故。事后李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,不僅遭到拒絕,還因危險駕駛行為受到法律處罰。
保險條款明確標注,任何故意制造的交通事故均不屬于賠付范圍。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》第27條特別規定,投保人故意制造事故的,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。這種情況還可能涉及刑事犯罪,當事人將面臨更嚴重的法律后果。
## 三、未投保車上人員責任險
劉先生每年都為車輛購買全險,但從未關注過車上人員相關保險。今年5月自駕游期間發生事故,同車人員受傷住院產生大額醫療費用。由于未購買車上人員責任險和人身意外險,所有費用只能自行承擔。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車損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均不包含駕駛員和乘客的保障。經常搭載親友或長途駕駛的車主,建議額外購買車上人員責任險。該險種能覆蓋醫療費、誤工費等支出,年保費約200-500元,性價比極高。
## 四、境外行車事故不獲賠償
王先生今年"五一"期間自駕前往越南旅游,在河內市區發生剮蹭事故。回國后申請保險理賠時被告知,跨境行駛事故不在承保范圍內。最終3萬元維修費用全部由個人承擔。
交強險條款第八條明確規定,保險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(不含港澳臺)發生的事故有效。商業車險同樣限定行駛區域,跨境行駛屬于明確免責條款。計劃自駕出境的車主,需提前購買目的地國家的車輛保險。
## 五、省外行駛增加理賠難度
張女士投保時將行車區域限定為浙江省內。今年在江蘇出差時發生追尾事故,維修費用8萬元。保險公司以"跨省行駛"為由,扣除20%免賠額,最終少賠付1.6萬元。
多數商業車險默認承保全國范圍,但部分低價保單會限定省內行駛。購買保險時要特別注意"行駛區域"條款,跨省行駛保單會標注5-20%的絕對免賠率。經常跨省駕駛的車主,建議選擇全國通行保單,年費差價約300-800元。
## 避免理賠糾紛的實用建議
1. 車輛故障時立即開啟雙閃,在車后50米放置警示牌,撥打122報警并聯系保險公司救援
2. 完整記錄事故現場,用手機拍攝車輛位置、碰撞痕跡、道路標線等關鍵信息
3. 人員受傷時優先撥打120急救,切勿擅自移動傷員
4. 簽訂保單時重點確認:保險生效日期、免責條款、行駛區域限定
5. 每年檢視保險組合,根據用車變化調整車上人員險、劃痕險等附加險種
通過了解這些常見拒賠案例,車主可以更好維護自身權益。購買車險時不能只比價格,更要細讀條款內容。遇到事故時保持冷靜,按規范流程處理,才能確保順利獲得應有賠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