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屬于侵權責任嗎?
交通事故法律常識手冊
一、交通事故與法律責任的關系
交通事故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。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,還要追究刑事責任。法律規定,做錯事損害他人權益就要負責。交通事故中肇事者存在過失或故意行為,所以屬于民事賠償范圍。
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六條這樣規定:發生事故造成傷亡或財產損失時,保險公司要先在強制保險范圍內賠償。不夠的部分再按規則處理。機動車之間的事故由過錯方負責,雙方都有錯就按比例分擔。機動車與行人發生事故時,行人沒過錯由機動車全賠。能證明行人有錯的可適當減輕賠償。機動車完全沒過錯的最多賠10%。行人故意撞車的情況不用賠償。
二、事故賠償的基本處理流程
處理交通事故時,首先要確定責任歸屬。責任認定直接影響賠償方式。常見處理流程是:報警備案、現場取證、責任認定、保險理賠、協商或訴訟。保險公司在強制險范圍內優先賠付,不足部分由責任人承擔。
三、不同情況下的責任劃分
(1)車輛使用人與車主不同
借車或租車發生事故時,由實際使用人賠償。如果車主明知車輛有問題還外借,也要承擔部分責任。比如車主把剎車失靈的汽車借給朋友,就要承擔相應責任。
(2)買賣未過戶車輛
已交付但未辦過戶的車輛出事,由實際買家負責。這個規定提醒我們買二手車要及時辦理過戶手續。
(3)掛靠經營車輛
掛靠運輸公司的車輛出事,掛靠人和被掛靠公司要共同負責。比如個體貨車掛靠物流公司發生事故,雙方都要賠償。
(4)擅自駕駛他人車輛
未經允許開別人車出事,由開車人賠償。如果車主沒鎖車或鑰匙亂放導致車輛被盜開,車主也要承擔部分責任。
(5)好意搭乘事故
免費搭車出事故,車主責任要減輕。但故意或嚴重失誤的情況除外。比如司機醉駕導致搭車人受傷,就不能減輕責任。
四、特殊車輛的賠償責任
(6)拼裝車與報廢車
買賣拼裝車或報廢車出事故,買賣雙方都要負責。這類車輛本身就不允許上路,交易雙方都違法。
(7)盜搶車輛事故
被盜搶車輛出事由盜搶者賠償。如果盜搶者把車交給別人開,兩人要共同負責。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后有權追償。
(8)肇事逃逸處理
司機逃逸時,保險公司仍需在強制險范圍內賠償。找不到肇事車輛或超過保險限額的,由救助基金墊付醫藥費,事后追償。
五、事故后的處理建議
事故發生后要立即報警,保護現場,救治傷員。用手機拍攝現場照片,記錄對方車牌和證件信息。及時聯系保險公司,保存醫療票據和維修單據。協商賠償時要簽訂書面協議。達不成協議的可向法院起訴。
一般交通事故不構成犯罪,但造成重大傷亡或逃逸的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。比如撞死3人以上還逃逸,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。
需要特別注意的三種情況:
1. 電動自行車與汽車事故同樣適用賠償規則
2. 行人闖紅燈被撞仍需承擔部分責任
3. 車輛年檢過期不影響保險賠償
賠償計算包含這些項目:
醫療費、誤工費、護理費、交通費、殘疾賠償金、死亡賠償金。傷殘等級需要專業機構鑒定,賠償標準參照當地居民收入。
遇到糾紛時的解決辦法:
先與保險公司協商,協商不成可申請交警調解,最后可向法院起訴。起訴時要準備事故認定書、醫療證明、收入證明等材料。注意訴訟時效是3年,從事故發生時計算。
本文所述為常見情形,具體案例需要具體分析。建議發生事故后及時咨詢專業律師,獲取針對性法律建議。保留好所有證據材料,通過合法途徑維護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