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標侵權行為的種類有哪些_商標侵權行為的界定
商標侵權的七種情形與應對方法
一、七種常見商標侵權行為
商標侵權行為有七種主要類型。第一種是未經允許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。比如某家工廠生產鞋子時直接貼上耐克的鉤形標志。第二種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標或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。例如在運動鞋上使用與阿迪達斯三條紋相似的四條紋標志。
第三種是銷售侵權商品。小商品市場里販賣假冒名牌包包就屬于這種情況。第四種是偽造或銷售偽造的商標標識。有些印刷廠私自制作茅臺酒標簽進行售賣就是典型案例。第五種是私自更換商標再銷售商品。有人收購正品化妝品后換上假商標重新包裝出售。
第六種是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。比如物流公司明知客戶運輸假貨仍提供運輸服務。第七種是其他損害商標權的行為。這類情況需要根據實際案例具體判斷。
二、民事法律責任
商標侵權需要承擔民事責任。首先必須立即停止侵權行為。法院會要求侵權方下架商品、清除廣告、關閉侵權網站。其次是賠償損失。被侵權方可以要求賠償實際損失,包括利潤減少和維權費用。如果難以計算具體數額,法院可判決最高五百萬元賠償。
三、行政機關的處罰措施
市場監管部門會進行行政處罰。第一步是沒收侵權商品和工具。執法人員會查封生產線上的假貨和模具。第二步是銷毀侵權物品。查獲的假貨會被集中碾碎或焚燒。第三步是罰款。罰款金額最高可達違法經營額的五倍,沒有經營額記錄的最高罰三百萬元。
四、刑事犯罪情形
三種情況可能構成犯罪。第一種是大量使用他人注冊商標。比如某作坊生產十萬雙仿冒運動鞋。第二種是偽造商標標識數量較大。查獲十萬個偽造的可口可樂瓶蓋就達到刑事立案標準。第三種是明知道假貨仍然銷售。某網店銷售三千件假冒羽絨服被查獲。
五、應對侵權的方法
企業發現侵權要立即取證。可以通過公證購買侵權商品,拍攝侵權店鋪照片。第二步是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。提交商標注冊證書、侵權證據和投訴書。第三步可以起訴索賠。準備好銷售記錄、廣告支出等損失證明。消費者發現假貨應保留購物憑證,向平臺或消協投訴。
注冊商標要及時更新。商標有效期為十年,到期前要辦理續展手續。日常經營中要定期檢查市場,發現侵權立即采取行動。建立商標監測系統,關注新注冊的近似商標。遭遇侵權時不要私下協商,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。